为什么一些大学生毕业后会去工厂里上班
2016年5月10号,
距离2017年高考还有27天;
距离2013年高考已经过了4年差27天;
距离2017年毕业还有一个月。
你会给大学四年的生活打多少分?
今天,与一位刚认识不久的朋友聊天,说到毕业这个问题,他说:当初去学一个JAVA或UI,现在工作会好很多。(简单介绍一下,这位朋友是专门是做市场推广业务的,大学主修的是航海专业,现在几个人组了个团队,接一些外包的活。)
我对他说:这个要看个人的选择,JAVA或UI属于技术岗,稳定性高一点,但是刚出来的年轻人有几个人会安稳?
跟他聊完之后,仔细的思考了我刚才的回答,发现存在的问题很大。第一,技术岗出现非技术的情况。身边也有几个朋友是在培训班学习JAVA,他们跟我说过现在的培训班一般会对面试环节培训三个月,教会他们怎么展示自身的经验,怎么要到更高的薪资待遇,专业性的东西教到的很有限,这样一来导致专业性极强的毕业生的水平不够。第二,道德绑架。我把所有的年轻人都认为是不求安稳这种类型的,简直是谬论。而且不求安稳与不求上进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每个人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不断进修,学习更深层次的东西也是不求安稳的表现嘛。所以,有时候一个俗人,如我这样的,会把自己的一些思想强加于别人身上,切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三,大学生不得不不求安稳。那天听一位人力资源的朋友说到,现在大学生毕业后从事销售行业的特别多。个人觉得也是这种情况,比如市场营销、管理学、工商管理等专业出来的学生不去做销售能做什么?不要说一个管理学的本科生想去企业做管理?你有没有实实在在的带过团队呢?市场营销专业的同学能说出大学四年学了什么吗?大学四年的课程安排恐怕是包括管理学、会计学、人力资源等学科拼凑起来的吧,你出来要做什么?销售工资的弹性大,销售工作的可能性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有冲劲,销售自然而然成为诸多人选择的一种职业!
销售被人们看成是门槛很低的行业,实则门槛属于最高的。销售的本质是自我的营销,把自己推荐给一个陌生人,让陌生人接受并买单。销售的成功是情感+产品的结合,产品代表需求,情感代表信任。做的比较好的销售是生意不成情谊在,与很多客户都成为朋友,为自己的未来铺路。做的差的销售是只卖东西,我的东西很好,你要不要?东西真的很好!一个客户拒绝,接着找下一个客户。可市场是有限的,所走的路是越来越窄的。
销售被大学生认为是来钱最快的职业,面试的时候经历跟你算,底薪3000元,每单提成2000元,一个月做两单成功就是7000元,比起同学的3000元固定工资是会很多,自己说出去也会很有面子。可事实是,能干到超过三个月的人都寥寥无几。你以为老板的提成那么好拿吗?你以为什么人去做都能马上赚到钱吗?销售的工作是需要一个积累期,耐下性子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你又想赚快钱又不能慢下步子,钱也不会认识你的。
销售被认为是很自由的职业。大学生羡慕的出差的生活,喜欢接触新鲜的事物和新的人,不喜欢每天坐在办公室面对电脑。那要我说,销售是需要非常强的自制力,你的业绩全靠自己,你的时间也全由自己分配,如何在自由中建立约束,对于所有人来说也是一门学问。最自由的可能是最受约束的,如果去混日子,千万别去做销售,你会混的很心安理得的!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