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鸟类都善于飞行吗
1981年,中国国务院确定每年的4月至5月初的某一个星期为“爱鸟周”,在此期间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不同,各地选定的爱鸟周时间也不尽相同。福建的“爱鸟周”定为4月11日到17日。在“爱鸟周”即将来临之际,我们拜访泉州的鸟类专家,为您带来“泉州观鸟手册”,希望对你在泉州观鸟、爱鸟有所帮助。
A泉州常见鸟类
相关链接
鸟的八大类型
动管站的林永源站长介绍,想学会观鸟,就要了解到,根据不同鸟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鸟分有八大类型。
走禽类即不会飞的。这类鸟嘴的形状扁短;都在沙漠和草地上生活;胸部不突起,没有龙骨突;翅膀几乎完全退化,因此不会飞翔;双脚强大有力,善于奔跑,而且行动迅速,比如鸵鸟、食火鸡等。
涉禽类适应在沼泽和岸边生活,脚和脚趾特别长,适应涉水行走;因为腿长,势必要低头啄食,所以生有较长的脖子,如丹顶鹤、白鹭等。
游禽类这类鸟大多在水上生活。脚短,趾间有蹼;嘴阔而且扁平,适合在水中索取食物。如雁、鸭、天鹅等。
鹑鸡类它们大多数是定居的鸟类。身体健壮;有坚硬的嘴和强有力的腿,并生有适合挖土的钩爪;翅膀短小,不善于长距离飞行;雄鸟性好争斗,腿上生有距,是争斗时的“武器”;雌雄羽色多数不同,如鹧鸪、马鸡、环颈雉等。
鸠鸽类嘴比较短,基部柔软;主要营树栖生活;特别擅长飞行;吃植物性食物;它们的嗉囊能分泌乳汁用来哺育雏鸟:如岩鸽、山斑鸠等。
攀禽类这类鸟最明显的特征是它们的脚趾两个向前,两个向后,有利于攀缘树木。在这类当中,有专吃树皮里害虫的啄木鸟,有吃毛虫的能手杜鹃,还有常年生活在水边靠捕捉水中小动物为食的翠鸟等。
猛禽类它们的嘴和脚部很锐利;翅膀强大有力,有的种类翱翔能力很强,能巧妙地利用上升气流,长时间地盘旋在高空;它们性情凶猛,专门捕食其他动物。如鸢、游隼、秃鹫、�等。
鸣禽类这类鸟的数量最多。它们的个体都比较小;擅长鸣叫;能做精巧的窝巢:如百灵、画眉、缝叶莺、织布鸟等。(张非)
B泉州观鸟地图
□张非/文
生活在泉州的人可能很少知道,由于泉州鸟类资源丰富,厦门、福州及一些其他地方的观鸟协会经常组织会员来泉州观鸟。
泉州市动管站林永源站长向大家推荐了泉州几个户外观鸟的好地点。
观鸟点一:洛阳桥
出行指南:从泉州市区新车站搭乘前往惠安的班车,到百崎路段下车;或乘7路、13路公交车在洛阳桥路段下车。
专家建议:家住市区的朋友可不妨选择到洛阳桥观鸟,原因一是洛阳江离市区比较近,原因二是因为洛阳江附近的沿海湿地滩涂有近4200亩的红树林,为海鸟觅食、生憩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洛阳桥一带以海鸟和水鸟为主。这里,你可以看到棕背伯劳、白鹭、八哥、斑嘴鸭、斑鱼狗、银鸥、海鸥、红嘴鸥、银鹊、番鸭、燕鸥、红骨顶、家燕、翠鸟等较常见的鸟。鸟的警惕性很高,大规模观鸟队伍很难做到近距离观鸟。因此,观察水鸟时,有条件市民可携带7~10倍的双筒望远镜或配有三角架的15~60倍单筒望远镜。
观鸟点二:桃花山
出行指南:坐公车在火烧桥下车,前头村委会沿左海堤走到狮山头。
桃花山上主要有白鹭、池鹭、牛背鹭、夜鹭和苍鹭等5种鹭在湾畔的树上生息繁殖,每一年繁殖期间有4000多个巢,6月至7月幼鸟出巢时,亲鸟和幼鸟有2万只以上。
一般情形下,动管站的人们不喜欢人们在鸟类繁殖期打扰它们,因此不提倡大队观鸟人马到桃花山去。
观鸟点三:笔架山(惠安黄塘镇)
出行指南:乘车到惠安黄塘镇,再雇摩的往笔架山。
笔架山上可赏的鸟类有山斑鸠、珠颈斑鸠等。
由于林鸟活动比较快,飞来飞去的,新手不熟悉就不容易看到,因此最好在有经验的观鸟人士的指导下观鸟。由于林鸟比较漂亮,比水鸟更容易获得易外的惊喜,容易看到一些比较珍贵的鸟类,通过鸟的叫声可以判断鸟的数量和种类。
山上较易迷路,更要注意安全。
三大保护区是观鸟好所在
德化戴云山、安溪云中山、永春牛姆林三大保护区人为活动少,生态资源丰富,因此泉州大多数的鸟在这几个保护区多能看到。
德化戴云山———泉州市区乘车至德化,再乘车到赤水镇就可以了。戴云山上,与沿海观鸟不一样,需多走点路。你可以一边听林鸟欢快的鸣啼,一边欣赏生态景观。戴云山分布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珍禽———黄腹角雉。
市民如果想到云中山赏自然景观,可以到火车站乘车,大约早上出发中午到。中午到达时,欣赏一会儿自然景色,幸运的话可以看到珍稀动物,然后,下午再搭火车晚上回到泉州,估算起来刚好一天时间。云中山有红腹锦鸡、小鸦鹃等,山塘中还有双宿双栖的鸳鸯鸟,“相对浴红衣”,鸳鸯是泉州罕见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永春牛姆林有白鹇、斑姬啄木鸟等。
动管站人员提醒,爱鸟不赏笼中鸟,春暖花开的时候,是最适合观鸟的,户外游有利于您锻炼自己的身体以及目力。当然野外观鸟,要完全认识鸟的种类,无论对专业人员还是业余者,都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只要长期坚持,就能从外行变成内行。观鸟主要人两方面入手,一是注意鸟类的形状,包括大小、体态、喙形、足形、翅形、尾形等;二是注意鸟类的行为,包括栖止姿态、飞行曲线、攀援动态、鸣叫规律。识别鸟类从生态类群到目、科,最后到属、种。
相关链接
几招技巧识别过眼的飞鸟
当有一只飞鸟从你身边经过,你不妨注意看一下飞过的鸟类的嘴巴是什么颜色的、翅张大时有没有其他颜色,还有嘴是什么形状及脚爪是什么样子。这样就基本上能认出鸟的种类了。
泉州市动植物专家林彦云先生介绍,鸟类的野外辨认技巧可多着呢,一是看鸟特征形态,如身体大小和形状,嘴形状(长嘴、嘴向下弯曲的、宽扁的、呈宽而短三角形的),尾(短尾的、长尾的、叉尾的),再就是从腿的长短区别。二是羽毛颜色,有几乎全黑的如鸬鹚、乌鸦,有黑白相嵌的如白鹇、八哥,有几乎全白的如天鹅、白鹭,有以蓝色为主的如翠鸟,以黄色为主的如黄鹂,以红色为主的如雄性朱雀等。
还可根据鸟飞翔与停落的姿态识别,波浪式前进的有如鹨,空中兜圈返回树木的有如三宝鸟,垂直起飞与降落的如百灵,鱼贯式飞行的有如红嘴蓝鹊,长时间滑翔的如鹰、鹞、隼等,列队飞行的有雁、鹤。停落时攀在树干的如啄木鸟,尾上下摆的有伯劳等。
此外,还可根据鸣声认鸟,如叫声宛转多变、重复音节、尖细颤抖、粗厉嘶哑。据称,根据不同环境来加以判断野外鸟类种类也是一种常用方法。
观鸟的合适时间
如果观的是林间鸟类,一天中以日出后2小时和日落前2小时最好。那时鸟类的活动较频繁,所以一天中最佳观鸟时间应在清晨和傍晚。而观水鸟,可选择春季和秋季。3、4月是鸟儿的往北的迁徙期和繁殖期,11月是向南的迁徙期和越冬期。这时候观湿地鸟类,如果遵循潮汐的涨退规律,你将有更多的收获。
关于潮汐,一般来说,潮水的涨退每天各有两次,各差12小时。每日潮水的涨退约有50分钟的顺差。即今天满潮时间为正午12点,明天为12点50分,以此类推,退潮亦同。以观鸟来说,最佳时机为满潮前2小时。这时因为大部分陆地被潮水淹没,鸟群明显集中,容易观察。满潮时,岸边的鱼塘、水田、芦苇丛也是观鸟的好去处。
观鸟必须的装备
一个好的观鸟者,要进行野外记录:同行证人的姓名、记录种类、观鸟日期、时、地、栖息环境、天气及光线、鸟的细节描述、习性、行为等。随身不妨携带笔记本、铅笔、小刀、望远镜、鸟类工具书。记得要结伴同行,配备创口贴、万金油、蛇药、通讯设备等。
不要穿颜色鲜艳的服装,尽量穿灰、草绿等接近自然环境色的服装。野外活动,为防止蛇、蚊、蛭的叮咬,应穿长裤长褂。衣裤上应有合用的口袋,可以装一些小零碎。脚上最好穿高腰皮鞋或旅游鞋,去水边湿地可以穿雨靴。
鸟类的警惕性很高,大规模观鸟队伍很难做到近距离观鸟,因此,望远镜必不可少。15-60倍的望远镜配合三脚架适合看水禽和固定目标,但价格不菲,一般观鸟者如无条件购买,不妨自备7-10倍双筒望远镜。(张非)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