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将游戏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5-01-08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使我们的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数学,那么游戏教学就显得非常关键了。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的“学习动机”这章的论述中,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不是诸如等级或往后的竞争便利等外来目标。”本文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使我们的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数学,那么游戏教学就显得非常关键了。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的“学习动机”这章的论述中,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不是诸如等级或往后的竞争便利等外来目标。”本文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将游戏进行渗透,与大家交流一下。

一、小学数学游戏的教学策略

(一)创新游戏设计,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与创新意识

小学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并且在想象力、动手能力等方面具有优势和个性特点。教学时,老师应亲身参与、亲自动手、努力思考,以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因此,游戏的设计要贴近于学生的现状,能够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延伸教学范围,培养其计算能力与审美创新意识。

如,在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一位数》教学中,学生需要对加法知识进行延伸与创新,组织“拼图”游戏。游戏过程中,老师可以展示一些学生十分喜爱的游戏图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案是由哪些小图案构成的,鼓励大家积极发言。

(二)渗透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图形的学习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尤其是矩形、三角形、梯形及平行四边形等图形的认知与转换过程,团队协作更能提升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小组合作的有机设计与游戏设置,重要的一点是渗透出一种团队意识,培养他们的分工合作精神与合作探究能力。

如,在教学五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如何利用已知的图形对平行四边形进行分解导入成为本课时的教学难点。为了更好地破解这一教学难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我是村长”的分地游戏,每一个小组组长扮演村长的角色,将本村所共有的一块平行四边形土地进行划分,鼓励学生探索用“剪”和“拼”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来计算,通过合作得出相应答案。

(三)灵活多样的游戏设置,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

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受到学生智力发育的影响,由于学生注意力稳定性较差,面对一些抽象的公式、定义以及单调刻板的计算题时,注意力很容易分散。针对这样的状况,灵活设计一些具体的、活动的教学情境以及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时,小学生对于花样繁多的人民币是难以集中精力去逐个认识与记忆的,如果通过创设“猜价格”游戏来教学,就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过程中,老师出示一些学生常见的生活用品让学生竞猜,老师先给出价格的大致范围,然后给予“高一点”或“低一点”的提示,让学生竞猜。同时注意课堂气氛的调动,鼓励大家踊跃发言,让“潜力生”也敢于发言。这一游戏的设置不仅能充分活跃课堂气氛,也有利于学生对人民币知识的学习与认知。

二、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注意的原则

(一)游戏过程要面向全体

数学游戏时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游戏活动中,进入游戏角色,获取过程体验。如果在课堂上只让少部分学生参与游戏,其他大部分学生充当小观众,那么学生的参与面就太窄,游戏活动也就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地为教学服务。

如,在教学10以内数的组成时,老师设计一个“找朋友”的游戏来巩固10以内数的组成。游戏之前,给每一位学生的胸前戴上一张数字卡片,每一张卡片上是0—10中的任意一个数。当“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来握握手,我们都是好朋友!”的歌声响起来的时候,老师说:“卡片上的数合起来是10的就是好朋友。”小朋友就开始随着歌声找自己的好朋友,当歌声停止的时候,胸前的数合起来是10的两个小朋友手拉手站在一起,接着又说:“卡片上的数合起来是8的才是好朋友!”欢快的音乐声又开始伴随着小朋友找到自己的朋友。在这样愉快的氛围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迅速地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于是10以内数的组成很快就被小朋友牢牢地记住了。所有的小朋友都为自己能参加这样的游戏而感到高兴,也为自己能找到好朋友而感到骄傲,他们在游戏中体会到了成功的乐趣。

(二)游戏形式要具有可操作性

一是要合理分配课堂教学的时间,随机调控课堂节奏;二是要考虑每个游戏的注意事项,游戏前要提出要求;三是设计的教学游戏要简单易学、省时高效、适合班级条件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便于操作,有客观的评价标准。

如,在学习“认识钟表”时,在平时老师就观察到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玩“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于是老师就改编利用这游戏来给学生学习认识整时和半时。提出了做游戏时的要求与注意事项,然后将学生分成男女两组。男生问:“老狼、老狼几点钟?”女生回答:“老狼、老狼八点钟。”……一问一答,朗朗上口,学生热情高涨。如此反复再交换,在教学中便于操作同时也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三)游戏的目的要突出知识重难点

数学游戏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所以老师应根据课堂上学习内容的需要来确定是否开展数学游戏,游戏要有助于突出知识重点,突破难点,启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学会思维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如,一年级“认识上下”这节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体验上下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这节课看似简单,但对于一年级新生来说认识有一点难度。游戏“点鼻子”是学生比较爱玩的传统游戏,在第一个活动中运用这游戏是让一些不是很理解上下空间位置的学生乐意去用游戏来认识“上下”空间位置和顺序。学生能根据他人提供的信息来点中小猪的鼻子,而且在玩的过程中学生不知有多高兴。其实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已经体验到上下的位置关系,这样才会点中鼻子,在不知不觉中体验,在游戏中领悟。

总之,在游戏中品尝获得成功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他们能够主动去学习,发展了小学生的智力,培养了他们的团结合作的精神,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f/2/1319900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