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当好副职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5-01-08
当好副职注重以下几点:  1、勤于“学习”:  从干部成长过程来看,学习是立身之本,一个人所有的成就和建树,都与学习分不开。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建立学习型社会,建设学习型政党。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担负副职的年轻干部,要在工作中有所创新、有所作为,就必须不断学

当好副职注重以下几点:

  1、勤于“学习”:

  从干部成长过程来看,学习是立身之本,一个人所有的成就和建树,都与学习分不开。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建立学习型社会,建设学习型政党。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担负副职的年轻干部,要在工作中有所创新、有所作为,就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开阔新思路,增长新本领,成为与时俱进型的领导干部,要自觉勤学善思、学以致用。古人云:吾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一个干部如果不爱学习,思想就会缺少灵气,讲话就会缺少底气,行动就会缺少朝气,工作就会缺少锐气,就会落后于时代。副职应当把学习当做一种追求、一种责任、一种习惯,坚持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2、精于“业务”:

  打铁先要自身硬。作为副职领导干部,不仅要有崇高的思想境界、过硬的理论素养,还要有扎实的业务素质。副职往往担负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领导工作,运转和处理工作较为具体和专业,相对正职而言,精通业务对副职的要求更迫切,更必要。副职要成为业务上的“权威”,关键一点在于实践。”副职一定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力求做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每个单位的职能任务不同,决定了理论知识的运用方式也不尽相同。要学会“把脉”,全面把握本职工作的特点,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使自己成为本部门工作的行家里手。

  3、严于“律己”:

  自律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领导干部必须按照领导角色的要求从事领导活动,而领导角色需要高水准的自律意识来支持。“君子检身,常若有过”,要做到自律,就要从灵魂深处自重、自省、自励;就要慎微、慎独、慎权;就要守得住清贫,经得住诱惑,熬得住艰苦,顶得住歪风,管得住小节,受得住委屈,不攀比、不盲从、不放纵,时刻牢记权力来自于民、植根于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有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境界,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弃非分之想,时常对照党章,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道德水准和精神品质,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本领。

  4、甘于“寂寞”: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副职的助手地位决定了其更应淡化名利,耐得住寂寞。坚持埋头苦干,尽责任不谋官位、干事业不谋私利、重实绩不图虚名。甘于“寂寞”,需要一种豁达,一种气度,更需要一贯的修炼。但个人名利,万万争不得。”副职领导干部应该做到:对待荣誉——欣喜有度、不骄不躁;对待自己——坚持自省、保持清醒;对待他人——与人为善、见贤思齐;对待困难——坚韧不拔、知难而进;对待挫折——百折不挠、绝不言败。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学习和修养,抵挡住名利的诱惑,提升思想境界,才能做到站得高、看得远。

  5、善于“站位”:

  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说的都是一个人应该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所谓的“位”,可以表现为一个人的职位、身份、地位,即各种各样的角色,有什么样的角色,就有什么样的职责。副职是负责、分管某方面的局部工作,是辅佐正职工作的辅助之职。副职一身而二任,既是下属的领导,又是正职的助手,要当好副职,必须明确自己的配角身份,善于站好位置,做到尽职不揽权,负责不推卸,到位不越位。要大胆行使自己的职权,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不能超越自己的职权行事。

  6、乐于“补台”:

  “互相补台大家上台,互相拆台大家下台”。这句话很有哲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班子集体或正职、其他副职在工作中出现一些差错是在所难免的。作为副职要乐于“补台”。当正职出现失误时,应当为正职分担压力,排忧解难,树立正职权威。当其他副职出现失误或遇到困难时,应主动帮其分忧,巧妙地帮其纠正。切不可事不关己,袖手旁观,更不能看笑话,甚至落井下石,抬高自己。一定要记住:在单位这条船上,自己是主人,不是乘客。

  7、诚于“辅佐” :

“一盎司忠诚等于一磅智慧”,说的是忠诚比智慧更重要。在同一个班子中,正职与副职可以说“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作为副职必须诚于“辅佐”正职。

  ①维护正职权威要诚。副职要宣传正职的优点,扩大影响;遇到棘手问题,不把正职推到矛盾焦点;单位出了问题要主动承担责任;

  ②当正职参谋要诚。向正职反映情况客观真实,提出建议出于公心,切忌为了一己私利,向正职出歪点子、馊主意;

  ③抓工作落实要诚。当决议形成后,无论自己所持意见如何,副职都要毫不迟疑地在自己分管工作中全面准确地实现正职和领导集团的意图,决不可因自己的好、恶、喜、怒而影响决议的贯彻执行。

  副职要努力为正职排忧解难,积极配合,帮助其摆脱具体事务的纠缠,以便让其腾出精力和时间,总揽全局,思考和处理重大问题。副职应善于发现正职的长处和短处,从而助其长、补其短。

  8、巧于“协调”: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副职要注意搞好协调,促进团结,与上下共同唱好“团结歌”,从而形成干事创业的合力。协调的基本要求是:主动、及时、妥善、满意。要重点协调上下左右关系。

  ①对上,要以人民利益和党的事业为重,坚持真理、服从真理,多维护、多服从、多沟通、多成事,善于争取领导的指导、支持和帮助;

  ②对下,要注意引导和服务,多关心、多理解、多信任、多宽容,充分调动下属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内,要团结协作、同舟共济,多尊重、多配合、多商议、多支持,处理好与其他副职的关系,促进领导班子的团结;

  ③对外要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多交往、多联系、多协作、多援助,力争成为良好的合作伙伴。

  9、循于“适度”: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适度”诸事皆顺,“失度”就会失道。身为配角的副职在配合正职工作中更要循于“适度”,把握分寸。

  ①灵活而不固执。与正职和其他同志相处,要根据对方的性格特点选择交流最佳方式,分析问题要透彻深刻,态度要诚恳,表达要恰当。工作中如有不同意见,对正职要讲服从,对其他同志可暂时放下不提 ,待工作进展中矛盾凸现时再抓住时机,阐明正确的观点和立场,统一认识,形成共识。如果不讲求方式方法,处理起工作就难以实现动机和效果的统一。

  ②理智不偏激。客观上来讲,分管哪方面的工作,其工作思路和工作意见往往侧重于哪一方面。当工作中出现意见相左时,应进行换位思考,用他人的眼光看问题,不把自己分管的工作强调到不适当的地步。作为副职,当自己的意见遭到别人反对时要特别注意避免感情冲动和意气用事。

  ③争差不争权,具体要把握好五项原则:

  ⑴上级领导在场,要尽量避免当面争差。尤其是能力比正职领导强的副职更应注意这个问题;

  ⑵工作前期阶段要多争差,认真当好“排头兵”和“一传手”;

  ⑶对一些一时难以弄清是非真相或当断难断的棘手问题,副职应挺身而出,甘当“缓冲”环节,以便给正职争取更多的时间和回旋余地;

  ⑷对一些“鸡毛蒜皮”的事要争着干,让正职集中精力抓主要工作;

  ⑸正职不在家,副职要主动争差,积极发挥替补作用,保证决策的落实。

  10、从于“全局”:

  副职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共同的总目标,不能“各拿各的号,各吹各的调”。副职要考虑所分管的工作对全局的影响,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在处理副职间的关系上要把握好三点:

  ①要相互支持,平等相处。各分管领导在领导班子中居于平行地位,虽然也有排名先后的顺序,但总不象与正职那样呈现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副职之间的合作是主要的。

  ②要分工不分家,做到分中求和。对于交差性工作,要主动配合,不推诿。在自己分管工作与他人分管工作发生矛盾时,要先人后己,主动礼让,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如此先敬人一尺,别人方可敬你一丈,否则,斤斤计较,寸利不让,都想只摘果不种树,结果只能共同吞咽苦果。只有做到分工又合作,才能有利于本单位工作目标的实现。

  ③要通气不封闭,做到协商共事。副职之间需要及时通气,注意经常交流信息,交换看法,做到协商共事。常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些具体工作,分管副职由于信息超载,或者受思想感情的左右,可能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或把复杂问题简单化,难以下决心。而其他副职相对超脱,很可能会拿出科学、有效的方法来。这时听取其他副职的意见,就能拨开迷雾,理智处理。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f/2/1303934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