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录比高好还是低好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2-31
问题一:考研报录比25%算高还是低? 所谓“报录比”就是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之比,例如你说的报录比25%,就相当于假如这个专业一共有10人报考,最终录取40人,10:40=25%,这说明该专业生源质量非常不好,报考人数过少,学校不得不录取了很多外面调剂过来的考生。 因此,你说的

问题一:考研报录比25%算高还是低? 所谓“报录比”就是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之比,例如你说的报录比25%,就相当于假如这个专业一共有10人报考,最终录取40人,10:40=25%,这说明该专业生源质量非常不好,报考人数过少,学校不得不录取了很多外面调剂过来的考生。

因此,你说的25%这个报录比显然是非常非常低的了。热门的专业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之比达到100:1(也就是10000%)也不稀奇。

问题二:报录比高好 还是低好 所谓“报录比”就是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之比,例如报录比25%,就相当于假如这个专业一共有40人报考,最终录取10人,10:40=25%,这说明该专业生源质量少,相对比较容易考上,但是好的专业400多人才能考上10个,报录比就更小了

问题三:研究生录取的报录比是越高越好还是越低越好咧~~~ 当然是高点好了,首先是你想考得院校,低点的学校一般可能都是好学校,所以这个关键看你报考的专业和院校,只要自己努力都没有太大问题的,现在好考多了。

问题四:请问考研报录比这么高是什么原因?是不是很好考,录的比报的还要多 有的人选报专业后,服从了调配,这就导致了,有些专业报的人少,然后学校把其他专业报的人多的调配到了这个专业,所以这个专业报的比录的多。

问题五:考研报录比多少的学校算是好考的? 分三层来看吧。

1)报考人数与实际录取人数之比。这个和学校有一定关系,但同一学校中各专业的相差很大,热门专业可能是冷门专业的数倍甚至数十倍。报录比越高的专业越难考,短期的就业前景一般更好,但长期发展如何都是未知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2)报考人数与实际参考人数之比。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考生因复习不到位,或找到好工作等各种原因弃考。这个数量一般不是很大,暂时忽略吧。

3)上线人数与实际录取人数之比。这个各专业相差不大,一般在1.3:1和1:1之间。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要注意:分数线一般是各专业根据当年的考分和面试比例设定的,实际上此处已经通过两道门槛淘汰了很多考生了。比如有某热门专业实际参考的考生数为100名,其中50名上了学校线(包括总分和小分),另外50名就被淘汰了(第一道门槛);该专业当年只能录取20名考生,按1.3:1面试,只能面试26人,又淘汰了24人(第二道门槛)。所以,一般到了面试这一关难度都差不多了。

从你的问题来看,似乎还没有分清学校和专业之间的关系,需要再做功课。一流的学校也有二流的专业,反之亦然。

问题六:报录比高代表什么 报录比大于一 是报的人比录取的人多 。ps:考试前的报录比,指:报名报考人数:拟录取人数 ,因此报录比可以小于1。考后报录比,是指:实际报考人数:实际录取人数。受许多其他因素影响。比如单位定者学校好,岗位或者专业好,地理环境等

问题七:1,报录比多少算是比较好考? 2,上线人数有什么参考价值? 求学长学姐解答~ 报考91,录取42,相对于录取一半了,录取率挺高的

上线人数31,证明有调剂生,生源不是特别优秀,平均分312分的话,证明这个专业的国家线应该是300分左右甚至低于300分,可以报考

问题八:报录比是多少,这个学科 滚蛋 王八犊子

问题九:近几年某学校考研报录比最低0.12最高0.25这表示这个专业不好考吗? 你现在不知道考研的一些情况很正常,因为你才大二,另外你现在肯定不能确定要考什么专业,以及对未来也缺乏大致的规划。

以下是我在中国农业大学论坛天地农大BBS上的《考研误区指导与答疑贴》中的一部分,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有些学生刚上大三就开始着手考研,甚至还有大二的,更有甚至大一开学就咨询考研的事,提前准备不能说不对,但是不要这样,考研的一般时间安排是大三下学期暑假前收集资料、上辅导班,大四上学期复习就足够了。

大学的意义其实不在于接连不断的考试,而在于不断的提升自我,中国的教育无论怎样的考试都是应试教育的模式,说白了在于突击和应付,真正的对你自身提高影响不大,同时学会享受大学的过程,这才是最重要的,在特定的时间做好应该做的事已经了不起了。

鉴于中国优秀的基础教育,对于在座的各位,无论上的什么本科,既然考上了,说明你都有足够的智力、能力和素质应付考研,研究生考试如果报考非北大、清华以及某些很不错的学校的热门专业,难度整体是小于高考的。

对于那些低年级的,有种考研的意识和心理准备即可,因为你现在学的或者想考的未必是你以后要确定的发展方向,因为你才过了一年或者两年,至少还没有想好,具体到现在就是考哪个专业,那么在未来一到两年或者两到三年的时间里,你可以有意识地好好学习英语、数学等这些公共课,这是以后深造的工具性课程,坚实的基础会让你走的更远。那么对于文史法学等人文社科方向的考生,没有一个深厚的专业背景作支撑也是很干瘪的,即使通过突击考上了,那么毕业走到实际工作中也会捉襟见肘。建议多读书,勤思考,涉猎广泛。把这个考研的想法埋藏心底,踏踏实实学习,不断充实自我,不断提高思维能力才是最好的发展途径。

大家要想深造的话最好的途径是好好学习,用成绩说话,取得保研资格,就不用费劲考试了,善莫大焉!

就考研这个事,大一大二的孩子,以你们现在的能力,现在准备,跟大四的一起好好复习的话,也许也能考上,突击考试而已,但是复试时,老师会全面审视这个学生,会看他的成绩单,大学的表现,看他的专业素养,即便你的考试科目成绩不错,但是大学毫无内容,老师也会舍弃你的,录取是建立在完善的坚实的大学基础尤其是大学过程之上的。对于低年级的立志考研的同学们,理想没有错,仰望天空的同时更应该注意脚下的路。

问题十:考研调剂报录比低的大学 1.你过了国家复试线,但没过本校复试线,是不能校内调剂的。但是可以校外调剂。比如你报考的是A类985,211重点院校,可以再A,,B,C类院校中进行调剂,不过是在他们院校接受调剂的情况下,另外还得根据你自己的情况,比如你本科院校,考的分数等。一次不成功,可以继续调剂,但是可能会错失调剂好学校的机会。

2.在别的学校人数没招够的情况下,你自身条件达到人家学校要求才会录取你。有的学校一志愿人数已经够了,但是为了招好生源,可能接受调剂,那得是条件很好的然后一志愿又没录取的人才行。

3.按道理是这样的,不过复试贵在笔试,面试占得比重不是很高,那也得重视。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f/2/1013982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