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杆菌属生物学性状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2-04
变形杆菌属是一种革兰阴性杆菌,其大小在0.4至0.6微米(m)乘以1.0至3.0微米之间,形态多样,可表现为杆状、球杆状、球形或丝状,两端呈钝圆。它们没有荚膜,也不形成芽孢,依靠周身鞭毛进行活跃运动,并且具有菌毛,可黏附于其他细胞表面。在培养特性方面,变形杆菌属为兼性

变形杆菌属是一种革兰阴性杆菌,其大小在0.4至0.6微米(μm)乘以1.0至3.0微米之间,形态多样,可表现为杆状、球杆状、球形或丝状,两端呈钝圆。它们没有荚膜,也不形成芽孢,依靠周身鞭毛进行活跃运动,并且具有菌毛,可黏附于其他细胞表面。

在培养特性方面,变形杆菌属为兼性厌氧菌,对营养需求较低。在湿润的固体琼脂平板上,它们通常表现为扩散生长,尤其是在接种于平板中心位置后,24小时内会出现以接种点为中心的厚薄交替波纹状菌苔,这种现象称为迁徙生长。这种生长模式可以被苯酚或胆盐等物质抑制。在血琼脂平板上,变形杆菌会显示出溶血现象。

生化特征上,变形杆菌属具有尿素酶,能快速分解尿素,这是本属的显著标志。它们能发酵葡萄糖,产生酸和气体,部分菌株还能发酵乳糖并产生吲哚和H2S。该属细菌的生化特征包括硫化氢阳性、苯丙氨酸脱氢酶阳性及脲酶阳性。在种间鉴别上,奇异变形杆菌、产黏变形杆菌、潘氏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和豪氏变形杆菌在吲哚等生化反应上各有差异。

在抗原构造上,变形杆菌属的O抗原共有49个,是区分菌群的关键依据,而H抗原则用于分型。不同种间的O抗原和大肠埃希菌、沙门菌的O抗原存在交叉反应。特别地,普通变形杆菌的X19、X2和Xk菌株的O抗原与斑疹伤寒立克次体的脂多糖相似,这些抗原可用于辅助诊断立克次体病,例如通过外斐试验(Weil-Felix test)与病人血清进行凝集试验。

扩展资料

肠杆菌科的 1属。为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胞、无荚膜、周身鞭毛、运动活泼、两端钝圆的小杆菌。菌体大小(0.4~0.6)×(1.0~3.0)微米。兼性厌氧。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e/2/318520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