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洲:怎样当好基层中层干部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5-01-08
怎样当好基层中层干部 松滋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 刘新洲 中层干部是基层管理的核心,处于基层日常工作承上启下、内联外接的关键位置,犹如马达与工作轮之间的“传动带”,一旦“传动带”松软或损坏,再强劲的马达也无法产生出与之相匹配的动力。因此,如何当好中层干

怎样当好基层中层干部 松滋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 刘新洲 中层干部是基层管理的核心,处于基层日常工作承上启下、内联外接的关键位置,犹如马达与工作轮之间的“传动带”,一旦“传动带”松软或损坏,再强劲的马达也无法产生出与之相匹配的动力。因此,如何当好中层干部,既是中层干部自身需要认真思索和研究的话题,也是我们基层党组需要重点加以摸索和引导的课题。 一、中层干部的岗位特性 (一)中层干部是“中坚”力量。中层干部是基层日常工作承上启下、承前启后、承点启面的中坚力量,是基层组织的顶梁柱。如果“中坚”不坚,就很有可能应验一句古训“中梁不正跨下来”的危险。 (二)中层干部是“中间”力量。中层干部的“中”字,说明它在中间,既是领导,又是干警,兼有领导与下属的双重身份,是带领干警按照党组工作规划和思路开展日常检察业务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一旦中层干部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政令不通、执行不力,出现工作中的“中梗阻”现象。同时,如果中层干部自身角色定位不准,也很容易受 “夹板气”,工作中的苦与累极有可能既得不到上级的信任,也得不到下级的拥护和同级的支持与配合。 (三)中层干部是“中煎”力量。 “中”字特性要求中层干部不仅要上传下达,还要左右沟通;既要面面俱到,又要重点突出。日常工作中,我们的一些中层干部常常感到:如果对下属过于严厉,容易积怨于下,引起下级的不满,甚至被暗中称为领导的“打手”;如果对下属过于宽容,工作效率和质量往往又会大打折扣,因此又会积怨于上,甚至被扣上缺乏“管理和领导能力”的帽子,搞不好还会丢饭碗。于是,有些同志为了既不积怨于下又不积怨于上,就拼命将责任和一些本应下属去完成的工作自己一肩挑,一人独揽,结果是工作任务虽然完成了,但却造就了一支松懈的队伍,最终是吃力不讨好。走马路的中间最危险,因为两边的车都有可能撞你。 二、中层干部中常见的几个问题 基层检察院的中层干部往往独当一面检察业务工作,是很多重要工作的承担者和党组决策的执行者,既有带领所属干警完成本部门和科室工作任务的职责,也负有对所属人员进行教育和管理的义务。日常工作中,中层干部最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是: (一)本位主义。小团体思想不讲大局,考虑问题时往往以自我或小团体为中心,为了维护本部门或本科室利益而忽视整体利益,有的甚至不惜损害集体利益而换取本部门或科室人的利益。 (二)个人主义。个性张扬,好大喜功,揽功推过,缺乏担当包容,爱自我表现,不善于沟通协调,工作方法简单,部门或科室凝聚力、亲合力不强,所属干警工作积极性不高。 (三)甩手掌柜。只挂名,不负责,也不做事,高高在上,脱离实际,夸夸其谈,说得多、干得少,习惯于当“传话筒”,徒有虚名,有名无实。 上述三种表现是目前基层中层干部队伍中极具代表性的典型问题,其问题根源既有干部自身思想作风和能力素质方面的原因,也有我们组织制度约束和监督管理方面的缺失。 三、如何当好中层干部 (一)要爱岗敬业。爱能生情,也能生力,爱是一切的动力。只有深爱我们的职业,把它当成是一种可以让我们充实的事业,一种可以让我们生命得到燃烧的事业,用心把对检察事业的爱注入到实际工作之中,我们的工作才有干劲,事业才有活力。因为,只有热爱才会敬业,没有敬业就没有事业,没有敬业就没有卓越。如何敬业?首先是要珍惜岗位。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必要的环境空间和展示平台。中层干部通过自身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工作,拥有了现在的这个工作岗位,来之不易,尤其在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失业率增加的大环境下,我们更应该加倍珍惜,努力工作,真正做到珍惜工作岗位、珍惜奋斗历程、珍惜家庭幸福。其次是要主动工作。主动是提高效率、通往卓越的成功之路。对中层干部而言,敬业不只是简单的加班加点和任劳任怨,而是一种对工作的勤奋、主动和思考,把工作当作一种精神享受和价值追求。美国著名作家阿尔伯特·哈伯德曾说:世界会给你以厚报,既有金钱也有荣誉,只要你具备这样一种品质,那就是主动。主动,体现在我们中层干部的日常工作当中就是要主动学习领会上级精神,主动谋划安排工作,主动协调各种关系,主动解决工作难题,只有我们真正地做到了主动、用心,才能充分胜任本职工作。第三是要带头工作。就是要以身示范,给下属做表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坚持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带头落实上级决定,带头维护检察形象,带头维护集体荣誉,带头维护党组决策。 (二)要敢于担当。敢于担当是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是一种理性的、自觉行为。如果没有崇高的思想境界、良好的党性修养和道德修为,没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是不可能具备这种担当的精神。如何体现或检验我们中层干部日常工作中的担当精神呢?首先是要担“重”。要勇挑重担,对待工作不回避、不推诿、不扯皮,不拈轻怕重。在重任面前,有敢为人先的胸怀和觉悟,敢于靠前请命,勇挑重担,为领导分忧。其次是要担“难”。担“难”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气。《亮剑》电视中李云龙的一句经典台词就是:狭路相逢勇者胜!在困难面前,我们要勇往直前,勇于担当。第三是要担“险”。很多时候我们都要承担风险,现在的各种矛盾多、而且有时还很复杂、棘手。当我们无法预见事物发展的结果时,对其后果可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这个时候需要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以人民利益为依归,不以个人得失进退为取舍,敢于果断下决心、作决策,一旦出现问题和后果,勇于面对,敢于担责。 (三)要讲究方法。方法是技巧,也是一门艺术。好的、正确的工作方法和思维,往往会事半功倍,凝聚人心。作为身兼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双重身份的中层干部,讲究方法,首先是要胸怀大局。古人有句俗话:“做事不就东,到头一场空”。这句话虽然用在我们身上并不贴切,但也不无道理。说句通俗的话,我们的“东家”是谁?就是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这是我们工作的大局和根本。如果我们的工作仅局限于自己的小团体、小圈子利益,而不从这个大局高度去想问题、理思路、作决策,势必会是一事无成,甚至酿成大错。其次是要懂得沟通。要学会与上级、下级和同级间的协调沟通,做到读懂上级意图,掌握下级动态,理解同级处境。只有良好的协调沟通,工作才会少障碍、少摩擦、少分歧。再次是要善于凝心。中层干部有相当一部分职责是对下属的管理和引导,充分调动所属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共同完成本部门或科室工作任务。善于凝心,就是要在制度、规定的范围内,善于处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间的对立关系,提高所属人员的情绪和士气。要学会把单纯的事务性管理转移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上来,把简单的纪律监督转化成干警自主管理、主动参与的人本管理模式上来,真正把干警的职业情感与组织的工作要求融为一体,不断增进相互间的信任度,使所属人员的工作情绪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的状态,从而使各项任务取得更大的成效。第四是要懂得包容。包容是一种气度,你能容下多少人,就能赢得多少人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他不但是人际相处之道,也是赢得他人信任,保证事业成功的基石。十个手指有长短,作为管理者要学会欣赏别人的长处,容忍别人的短处。对上级要多一份拥戴,少一份牢骚;对下级要多一份关怀,少一份责难;对同级要多一份支持,少一份旁观。只有你的气度走进了别人的心灵,你的工作、乃至事业就会顺风顺水。 (四)要乐于奉献。乐于奉献就是对自己的事业不求回报的爱和全身心的付出。他是一种高尚的情操和崇高的境界。作为管理者,尤其需要这种情操和境界。要多替单位和集体着想,少为一己之私着想;多考虑他人需求少考虑自己得失。当部门、个人利益与单位整体利益发生冲突时,要优先考虑整体利益;当同级部门有困难时,要主动地予以支持,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助人实际上就是助己。作为新时代的基层检察中层领导,只有将自己的人生价值定格在为党建功、为民造福的追求目标上,才能把个人的名与利、荣与辱、得与失、苦与乐看淡,才能抵得住金钱的诱惑、名利的困扰,经受住各种环境的考验,成就一番事业,做一名称职、合格的好干部。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e/2/1307907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