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对县级人大工作的建议
一、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
1. 完善党领导人大工作的机制。县(区)委需将人大工作纳入全局,定期研究和解决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职权中的困难和问题。县(区)委应每年至少听取一次人大常委会工作汇报,每届至少召开一次人大工作会议。非常委会成员的人大常委会主任应列席党委会议、常委会议,确保人大及时了解和掌握党委决策和意图,充分发挥人大的职能作用。
二、加强和改善人大监督工作
3. 提升监督实效。增强人大监督效果是当前重要课题。首先,党委要支持人大依法监督,尊重并采纳其意见。其次,采用刚性监督手段,如质询、特定问题调查、罢免等,以加强监督。最后,建立常态监督机制,如对人大任命的干部进行季度述职评议,以便及时掌握情况,解决问题,促进落实。
三、明确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范围
4. 重大事项决定权是法律赋予人大的重要职责。确定重大事项范围,需量化标准,如投资金额达到一定规模的项目建设应视为对地方经济发展有较大影响,需报请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决定。这种量化规定有助于防止权力滥用,确保决定的落实。
四、加强和完善代表工作
5. 优化省人大代表结构。推荐省人大代表候选人时,建议海口市各区的人大常委会主任应列入候选人。海口作为省会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发展和省份崛起具有重要作用。只有包括海口各区的人大常委会主任在内的代表参与,才能更好地发挥代表作用,推动国际旅游岛建设。
6. 加强代表培训,提升代表素质。全省代表培训仍为薄弱环节。建议建立代表培训长效机制,由党校承担培训任务,像培训党员干部一样培训人大代表,以切实提高代表素质。
7. 规范代表小组活动。成立代表活动小组,制定活动计划,每季度至少活动一次,选择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事项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视察和调研,确保代表知情知政,提出建议和意见。
五、完善人大工作机构
8. 健全人大机关机构编制和人员编制。为适应监督需求,建议县(区)人大设立农林、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等工委,弥补现有空白。同时,增加人员编制,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9. 设立街道人大工作机构。在城市化进程中,街道办事处工作范围不断扩大,设立人大工作机构将填补监督真空,加强对基层管理的监督。
六、加强人大常委会自身建设
10. 强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建议设立党组副书记统筹管理人大党组工作,建立培训基地,定期举办学习培训,强化政治理论和法律知识学习,提高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干部素质和工作水平。加强乡镇人大工作的指导和联系,将其纳入县(区)人大常委会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会议,开展培训,总结经验,提高工作水平。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