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落实好安全生产“三率”管理工作
1. 强化制度建设,明确安全责任
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基础是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制度。这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制度,并确保制度和责任得到贯彻落实。安全规章制度是手段,目的是让每位干部职工时刻清醒地认识到违章违纪的严重后果。
2. 注重安全文化,加大培训力度
人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因素。全面强化全体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素质,确保他们既懂安全又懂业务,是避免工作中发生人身和设备事故的关键。加强对全体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包括安全态度、安全技能等方面的培训,特别是对新进人员的安全培训,要细致入微地进行岗前安全教育。
3. 深化安全检查,狠抓隐患整改
安全检查是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制度化、经常性地进行。要充分发挥安全管理人员的作用,确保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制度和规定得到认真贯彻执行。做好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工作,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检查,彻底消灭事故隐患。
4. 提高职工的生产安全意识
仅仅培养职工的安全意识是不够的,还应该在培养职工安全意识的基础上注重提高职工的生产安全意识。提高职工生产安全意识是安全生产的根本,是健全安全文化的基础,是真正能够实现安全生产投入最少,效果最好的一项工作。
5. 做好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工作
安全生产管理的好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到一个单位的和谐稳定与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积极参与安全生产的各项活动,使安全生产工作深入人心。扎实做好安全生产日常管理工作,确保安全生产资料管理正规化、规范化。
6. 提高认识,完善机构
提高企业各级领导的认识,特别是企业法人代表必须充分认识国家提出的“企业法定代表人是本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原则。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小组,从企业到各项目经理均成立安全生产管理小组,以法人代表、项目经理为首,各分管领导,专职安全员以及各分项工程安全员组成。
7. 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加强对管理层人员的培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素质。企业必须定期、定时、分批培训各级领导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认真学习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提高管理安全生产的素质。加强对施工人员岗前培训,提高其安全生产意识。企业对参加施工的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技术教育,使其熟知和遵守本工种和各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定期进行安全技术考核,合格者方准上岗操作。
8. 健全制度,严加防范
建立、健全各级各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要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使与生产有关的任何人、任何部门都负有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增强各级管理、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心。建立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同时,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制度。建设工程结构复杂、交叉作业,多层作业多,安全隐患无处不在,因此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针对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预防分析,从而进行控制和消除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隐患,从技术上和管理上采取措施,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立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每个分项工程开工前,必须根据分项工程的具体情况,用书面形式向施工人员进行操作方法、安全预防措施等作全面的针对性的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了解、掌握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自觉增强安全意识,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实行每个分项工程均配备安全员。依据《安全检查评分标准》结合现场情况逐项检查评分,确保安全措施落实无死角;实行专职安全员每天例行检查,检查要有记录,对查出的隐患应及时整改;实行安全管理小组每月至少一次安全大检查,进行安全生产措施落实情况评分,奖好罚差。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