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几点建议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5-01-08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的起点,是实施素质 教育 的关键。然而,在现实课堂教学中,无疑可问、不知道如何去问的现象还普遍存在。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学中我们需从以下几点做起:     1.营造自由氛围,使学生敢问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课堂上教师必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的起点,是实施素质 教育 的关键。然而,在现实课堂教学中,无疑可问、不知道如何去问的现象还普遍存在。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学中我们需从以下几点做起:  

  1.营造自由氛围,使学生敢问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课堂上教师必须创设一种互相尊重、相互和谐的学习气氛,把微笑带进课堂,用真诚的微笑,饱满的精神,良好的情绪,不断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教学中要及时表扬,鼓励学生的发问,即使学生提出一些很简单的问题,甚至是一些幼稚可笑的问题,教师都要给予鼓励,尤其是学习上有些困难的学生。  

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想问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采取多种 教学方法 ,要善于打破教材条条框框的束缚,引入学生感 兴趣 的 自然 知识和社会知识,使每堂课都有新异的信息,并通过图画、录像、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来让学生掌握,避免内容的枯燥和方式的呆板化。

3.交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使他们善问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前学生无疑可问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不能发现问题,总觉得没有问题可问。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教会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方法。首先,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理解弄懂课本上的基本原理,这是学生基本的理论武器,是他们发现问题的基础。其次,要求学生学以致用,正确应用课本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鼓励学生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

  传统的教学是把问题在课堂上弄懂,走出课堂没有问题了。其实,这是片面的教学观。现代的教学理论认为,问题的解决并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不能满足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多少个问题的答案,而是在获得结论的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地提出新的问题,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并想 办法 解决。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古人说得好“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们教师在教学中须切实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问题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素质得以全面提高。 a("conten");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50108/2/1303872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