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协议集物理层
在开放系统互连模型(OSI)的最基础层是物理层,它虽然位于层级结构的底层,但对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物理层的作用是为设备间的数据通信提供传输媒介和互连设备,确保数据传输在一个可靠的环境中进行。
物理层的媒体种类繁多,包括架空明线、平衡电缆、光纤、无线信道等。数据传输中的互连设备主要指的是DTE(数据终端设备)和DCE(数据通信设备)之间的连接设备,如计算机、终端和调制解调器。数据传输通常通过DTE-DCE和DCE-DTE的路径进行,互连设备如插头、插座、粗细同轴电缆、T型接头等都是物理层的组成部分。
物理层的主要职责包括:首先,为数据端设备提供数据传输的通道,这个通道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物理媒体的组合,数据传输过程包括连接、传输数据和断开连接。连接阶段意味着在数据终端设备之间建立物理连接,形成数据传输通路。其次,物理层负责确保数据能在介质上正确传输,并提供足够的带宽来避免信道拥堵,满足点对点、点到多点、串行或并行,半双工或全双工以及同步或异步等多种传输方式。此外,物理层还负责一些必要的管理工作。
物理层涉及到的协议众多,例如RS-232、RS-449、X.21、V.35、ISDN、FDDI、IEEE802.3、IEEE802.4、IEEE802.5等,这些协议为不同类型的通信环境提供了标准化的接口和通信规则。
扩展资料
OSI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 ,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是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和CCITT(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联合制定的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为开放式互连信息系统提供了一种功能结构的框架,它从低到高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各对应层均有不同的协议内容,这些协议的集合,就是OSI协议集。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