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1. 中国长江三峡以东的中下游沿岸带状平原,北起淮阳丘陵和黄淮平原,南至江南丘陵和浙闽丘陵。这一区域由长江及其支流冲积形成,总面积约20多万平方千米。地势低平,海拔普遍在50米左右。
2. 中游平原主要包括湖北江汉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合称两湖平原)以及江西鄱阳湖平原;下游平原则涵盖安徽长江沿岸平原、巢湖平原以及江苏、浙江、上海间的长江三角洲。
3. 该区域气候大部分属于北亚热带,小部分属于中亚热带北缘。年均温在14至18℃之间,最冷月均温为0至5.5℃,绝对最低气温可达到-10至-20℃,最热月均温为27至28℃,无霜期为210至270天。农业一年可实现二熟或三熟,年降水量集中在1000至1400毫米,主要集中在春季和夏季。地带性土壤主要分布在低丘缓冈地区,为黄棕壤或黄褐土;南缘为红壤,平原大部分为水稻土。农业发达,土地垦殖指数高,是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主要产物包括稻米、小麦、棉花、油菜、桑蚕、苎麻和黄麻等。
4. 平原内河汊交错,湖荡众多,湖泊面积占平原面积的10%,约为2万平方千米。两湖平原上有超过1300个较大的湖泊,共计面积超过1.2万平方千米,占两湖平原面积的20%以上,为中国湖泊最多的地区。大淡水湖如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等与长江相连,起着调节水量、削减洪峰的天然水库作用,产鱼、虾、蟹、莲、菱、苇等,还生活着中华鲟、扬子鳄、白暨豚等世界珍品,是水产资源丰富的“鱼米之乡”。
5.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经济发达地区之一,拥有上海市、南京市、武汉市、南昌市、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南通市、芜湖市、长沙市等城市。主要工业包括钢铁、机械、电力、纺织和化学工业,是中国的重要工业基地。该平原位于中国南北和东西交通网的枢纽地带,水陆交通都非常发达。长江作为东西向的水运大动脉,加上众多支流,构成了庞大的水道网络。
6. 长江中下游平原由多个部分组成,包括两湖平原、鄱阳湖平原、苏皖沿江平原、里下河平原和长江三角洲,总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
7. 两湖平原涵盖湖南北部和湖北南部,古时的云梦泽被长江及其支流冲刷下来的泥沙填平,形成了约5万平方公里的平原。这里水网密布,向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8. 鄱阳湖平原位于江西北部至安徽西南边缘,面积达2万平方公里,地势低平,海拔在50米以下。
9. 皖中平原位于安徽中部的长江沿岸和巢湖附近,面积较小。
10. 长江三角洲位于镇江以东,杭州湾以北,通杨运河以南,面积达5万平方公里,由长江和钱塘江冲积而成,海拔只有10米左右。这里河网纵横,湖泊众多,有“水乡泽国”之称,盛产稻米、鱼虾,粮食产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11. 长江中下游平原在巫山以东的长江及其支流的两岸,被周围低山丘陵交错分割成四部分:两湖平原、鄱阳平原、皖中平原和长江三角洲,总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海拔在50米以下。
12. 两湖平原以荆江为界,北部称江汉平原,南部为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主要由长江和汉江冲积而成,汉江三角洲成为江汉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洞庭湖平原则主要由通过荆江南岸的太平、藕池、松滋、调弦四口南下的长江泥沙冲积而成。
13. 鄱阳湖平原主要由赣、抚、信、鄱、修等河流冲淤而成,其中以赣江为主,地势低平,水网稠密,地表覆盖为红土及河流冲积物。
14. 苏皖沿江平原主要指湖口以下至镇江之间沿长江两岸分布的狭长冲积平原,包括芜湖平原和巢湖平原。这里江流时束时放,流速平缓,沿江两岸湖泊众多。
15. 自镇江以下的河口段发育了长江三角洲。三角洲以北为里下河平原,是一个周高中低的碟形洼地。洼地北缘为黄河故道,南缘为三角洲。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