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5-01-03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匡人其如予何?” 本文分类:论语名句 发布时间:2014/3/26 子畏于匡①,曰:“文王②既没,文不在兹③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④不得与⑤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⑥?” ——《论语子罕》 ①畏于匡:在匡地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匡人其如予何?” 本文分类:论语名句 发布时间:2014/3/26
子畏于匡①,曰:“文王②既没,文不在兹③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④不得与⑤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⑥?”
——《论语·子罕》
①畏于匡:在匡地受到威胁。匡,地名,在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畏,受到威胁。公元前496年,孔子从卫国到陈国去,经过匡地。匡人曾受到鲁国阳虎的掠夺和残杀。孔子的相貌与阳虎相像,匡人误以为孔子就是阳虎,所以将他围困。
②文王:周文王,姓姬,名昌。西周开国之君周武王的父亲。孔子认为的古代圣贤之一。
③兹:这里,指孔子自己。
④后死者:孔子这里指自己。
⑤与:参与。此处是学习、掌握的意思。
⑥如予何:奈我何,把我怎么样。
孔子被匡人围困时,说周文王死了以后,周代的礼乐文化不都体现在我身上吗?上天如果想要消灭这种文化,那我就不可能掌握这种文化了;上天如果不消灭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一个人应当有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自信心。孔子在危急时刻,没有考虑个人安危。他认为,自己是古代文化唯一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应当以舍我其谁的勇敢精神,当仁不让地承担起这一历史重任。
孔子圣迹图·哀公立庙
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孔子逝世。哀公设立了祭祀孔子的庙宇,并设置守庙户100家。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