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中国丧失了几次发展机遇
在世界经济现代化的三百年里,中国丧失了三次经济现代化的良好机遇。中国是经济现代化的后发国家,起步就比别人晚,丧失重大机遇,更是给中国经济现代化雪上加霜。赵德馨先生曾指出中国丧失了三次现代化机遇。
第一次是1793年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英国工业革命发生在1763年前后,1825年英国议会解除机械出口限制,工业革命向欧洲大陆扩散。1793年,也就是工业革命开始后的第30年,英国国王乔治派使者访华,请求建立外交关系。当时的清朝皇帝乾隆,拒绝与英国建立外交关系,使中国工业化的起步晚了约70年。
第二次是1842~1860年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1842年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朝没有及时调整经济政策,反而用幻想来欺骗自己,拒绝去认识外面的世界,拒绝改变旧制。当时的欧洲,第二次工业革命正在酝酿之中。1870~1913年以电气化为主要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世界的经济格局。美国、德国和意大利等国家抓住机遇并获得成功。尽管1860~1894年的洋务运动是中国工业化的起步,但这种工业化是被迫的和被动的。
第三次是1957~1976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发生了以自动化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工业技术,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中国则接连发生政治运动,失去接受工业转移的机遇。
中国经济现代化必须抓住机遇,我们在历史上曾经错失三次重大机遇。在世界经济现代化的三百年里,中国丧失了三次经济现代化的良好机遇。中国是经济现代化的后发国家,起步就比别人晚,丧失重大机遇,更是给中国经济现代化雪上加霜。赵德馨先生曾指出中国丧失了三次现代化机遇。
第一次是1793年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英国工业革命发生在1763年前后,1825年英国议会解除机械出口限制,工业革命向欧洲大陆扩散。1793年,也就是工业革命开始后的第30年,英国国王乔治派使者访华,请求建立外交关系。当时的清朝皇帝乾隆,拒绝与英国建立外交关系,使中国工业化的起步晚了约70年。
第二次是1842~1860年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1842年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朝没有及时调整经济政策,反而用幻想来欺骗自己,拒绝去认识外面的世界,拒绝改变旧制。当时的欧洲,第二次工业革命正在酝酿之中。1870~1913年以电气化为主要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世界的经济格局。美国、德国和意大利等国家抓住机遇并获得成功。尽管1860~1894年的洋务运动是中国工业化的起步,但这种工业化是被迫的和被动的。
第三次是1957~1976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发生了以自动化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工业技术,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中国则接连发生政治运动,失去接受工业转移的机遇。
其七,中国经济现代化发生两次进程中断。
第一次是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中国工业化进程被战争所打断,工业化水平出现倒退(表3-5和表3-17)。大约到1952年才恢复到1936年的水平;日本对华侵略战争,使中国现代化进程延误了20年。虽然战争阶段也有工业增长,那是为战争服务的。
第二次是文化大革命时期(1960~1977年),中国工业化进程被政治运动所打断,工业化水平出现倒退(表3-6)。在“文化大革命”前后,中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从1960年的41%下降到1968年的31%,1970年恢复到40%;工业劳动力的比重也从1960年的16%下降到1965年的8%,此后10年在10%左右徘徊,1977年才恢复到15%。
其八,中国经济现代化的任务非常艰巨。如果把人均GDP和经济结构的综合年代差理解为中国经济现代化水平与其他国家的年代差距,那么,2001年中国经济现代化水平的国际差距十分显著(表3-18)。2001年中国与美国等7个国家的综合年代差在100年左右,与德国等7个国家在80年左右,与日本等6个国家在50年左右,与葡萄牙等5个国家在30年左右。所以,中国要达到世界经济的先进水平和中等水平,都不是轻易能够实现的,需要长期艰巨的努力。
宋到明,清
重农抑商 错失了资产阶级革命
郑和下西洋 错失海上掠夺 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
中国戊戌变法失败 日本明治维新成功 中国错失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二战后黄金时代 搞"社会主义" "文革"等政治运动去了
直到今天,仍然在排挤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
原因:儒家思想的保守与懦弱,没有向外扩张和掠夺的意识 农耕社会重农抑商的政策妨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天朝大国"盲目排外,不与外界交流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