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北京市中小学学生卡”有什么用
北京市中小学学生IC卡简介北京市中小学学生IC卡(简称学生卡),是北京市教委开始启动以电子学籍管理为核心的"北京市中小学学生(IC)卡"项目。该项目作为“数字北京”工程的组成部分,是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重要基础之一。学生卡将成为全市统一的北京市中小学学生身份证明文件。学生卡由三张卡片及三个附件组成:一、三张卡片:]1、正面印有校名、学生姓名、性别、学籍号(学籍号条码)、有效期限及学生照片,背面印有防伪标志、注意事项和学生电子邮件地址的学生卡(简称照片卡),照片卡分为蓝色、绿色和黄色三种,分别对应高中生、初中生和小学生。2、正面印有卡号,背面印有门户网站、服务邮件地址和服务电话的学生卡(简称学籍交通卡),学籍交通卡内封装了非接触集成电路(集成电路简称IC)芯片,IC芯片上设置了电子钱包、学籍管理和多种教育应用功能。3、标准的银行储蓄卡。二、卡片的三个附件:1、学生卡的透明卡夹。2、印有学生身份证号的银行机密函件,机密函件及封口在到达成年学生或未成年学生监护人手中时应当完好无损,函件内印有银行储蓄卡密码和教育应用密码,银行储蓄卡密码请按银行规定使用,教育应用密码将在多种教育应用中使用,请长期妥善保管。3、学生卡使用说明。目前,学生(IC)卡正处在运行的初期,各项功能将与传统的管理模式并存。今后将进一步探索与社会其他行业的合作,拓展其使用功能。例如在教育应用方面:取代原有纸质学生证,成为全市统一的身份证明,在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传播中心、科技馆、美术馆、少年宫等校内外场所使用;也可用于学校开放网络教室学生上网的身份认证和上网管理(即可代替网吧管理);电子学籍管理,存贮和响应学生的学生基本信息、急救信息、体格检查信息、奖励处分信息、学籍变更信息和学习成绩信息等;可作为北京教育信息网的登录工具,使网络提供的内容对学生来讲更合适、更安全,同时在学生发布信息时能够受到一定程度的管理;今后还可以开发如考试管理、各类教育证书的认证等多种应用;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作为食堂餐卡、借书卡、上机卡、考勤记录卡等校内一卡通使用。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方便快捷、更新迅速的学生个人信息;为学生提供多方位的服务信息,提供各种考试管理、教育证书管理信息等。例如在社会应用方面:金融功能,将发行的学生金融卡。作为学生校内及校外消费支付工具,并拓展为教育电子商务的前端产品,支持网上消费支付;市政交通一卡通功能;社会保险服务功能;社会医疗救援功能等。北京市中小学生(IC)卡的应用将以其高可靠性、安全性、标准化、易于操作和管理、先进、可扩充、可升级的特点成为IC卡使用者诚信的标志、身份的认证、电子化消费的快捷工具;有利于北京市中小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办公自动化;有利于推进网络教育和远程教育的普及;进而加速北京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实现的进程。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