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历史意义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5-01-01
洋务运动时期,封建传统教育仍然处在中国教育的主体地位。洋务派提出的中体西用,在不危及中体的前提下侧重强调采纳西学,这既是洋务派的文化教育观,也是洋务派应对守旧派的策略。在中体西用的形势下,西学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深入。同时,中体西用理论为西学教育的合
洋务运动时期,封建传统教育仍然处在中国教育的主体地位。洋务派提出的中体西用,在不危及中体的前提下侧重强调采纳西学,这既是洋务派的文化教育观,也是洋务派应对守旧派的策略。在中体西用的形势下,西学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深入。同时,中体西用理论为西学教育的合理性进行了有效地论证,促进了资本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在此原理下实施的留学教育和举办新式学堂,给僵化的封建教育体制打开了缺口,改变了单一的传统教育结构。
中体西用思想早期对于冲破封建顽固派的阻挠,引进西方自然科学,促进中国工业、军事的近代化和新式教育的产生发挥过积极作用。后期成为清统治者对抗资产阶级维新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中体西用作为中西文化接触后的最初结合方式,有其历史合理性。但中体西用作为一种文化整合方案和教育宗旨,又是粗糙的,是在没有克服中、西之间固有的内在矛盾下的直接嫁接,必然会要被新的形势所替代。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山西忻州师范学院怎么样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