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觉的基本特性是什么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普通心理学虽然不是主要部分,但关于知觉特性的知识点却经常被考查。今天,我们将探讨知觉的基本特性及其易混淆点。
1. 选择性:知觉的选择性是指在知觉过程中,个体能够将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并优先给予清晰反映的特性。在这个过程中,被清晰知觉的客体被称为对象,而未被清晰知觉的客体则被称为背景。区分对象和背景通常取决于以下三种条件:
- 当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异越大、对比越明显时,对象越容易被知觉,例如“万绿丛中一点红”或夜深人静时听到的电话铃声。
- 如果对象是相对活动的而背景是相对静止的,或对象是相对静止的而背景是相对活动的,对象也容易被知觉。
- 当对象是个体熟悉或感兴趣的内容,或者与个体的需求、愿望、任务相关时,也容易被知觉。
选择性强调的是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关系,以及对象被优先选择的事实。
2. 整体性:整体性指的是尽管知觉的对象由不同的部分和属性组成,但我们倾向于将其视为一个整体来感知。整体性的形成受以下因素影响:
- 知觉对象的特点,如接近性、相似性、闭合性和连续性。
- 对象各组成部分的强度关系,其中强度大的部分对整体认识有决定性作用。
- 对象各部分之间的结构关系,这会影响知觉的整体性。
- 知觉者自身的主观状态,尤其是知识和经验。
整体性强调的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以及整体在知觉中的优先性。
3. 理解性:在知觉过程中,人们倾向于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解释当前知觉的对象,并用语言来描述它,赋予其特定的意义。知觉的理解性受经验、言语指导、知觉对象本身的特点以及个人的情绪、动机、态度等因素的影响。
理解性强调的是知识经验对知觉的不同理解。
4. 恒常性:知觉的恒常性指的是在知觉条件发生变化时,知觉映象能够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视觉知觉的恒常性主要包括亮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形状恒常性和大小恒常性。
恒常性强调的是在条件变化时,对象本身的不变性。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