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犯罪心理学是怎样的经验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2-22
会有一些生活上和心理上的变化。每天研究一些罪犯和一些变态,心理承受能力会增大一些。特别是一些案例。可以增且切的让人感受到人性可以黑暗到哪种地步,但我更相信任何犯罪分子,都会为他的行为付出代价。吃饭的时候会看一些FBI,罪案剧。看到一些犯罪案例又情不自禁的分析

会有一些生活上和心理上的变化。

每天研究一些罪犯和一些变态,心理承受能力会增大一些。特别是一些案例。可以增且切的让人感受到人性可以黑暗到哪种地步,但我更相信任何犯罪分子,都会为他的行为付出代价。

吃饭的时候会看一些FBI,罪案剧。看到一些犯罪案例又情不自禁的分析起来。防范意识会提高。也会更加了解其他人的情绪。

犯罪心理学(Criminal Psychology)研究作为反映社会的犯罪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学科。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跨界学科。既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又是犯罪学的一个分支。

发展历史

在西方,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Socrates,前469~前399)曾根据人的面色、头形的不同,来推断一个人将“为善或为恶”。后来,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前384~前322)也进一步探讨并发展了骨相与犯罪关系的理论。

到中世纪时,骨相学(见颅相学)盛行,一些学者用它来解释犯罪及其心理问题。随着科学的进步,一些研究者从医学,特别是从精神病学的观点研究犯罪心理问题,提出一些富有启迪意义的观点和至今仍在应用的术语。

例如,孟德斯鸠(C.L.S.Montesquieu,1689~1755)在其名著《论法的精神》中,首次提出了犯罪人精神有重大质变的说法,认为“悖德犯”、“色情犯”都是精神重大质变的结果与表现。刑事古典学派的贝卡利亚(Cesare Beccaria,1738~1794)、边沁(Jeremy Bentham,1748~1832)等,都用思辨方法研究过刑罚心理问题,提出许多对当时的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观点。

例如,贝卡利亚曾用自由意志的观点解释犯罪行为,认为犯罪行为是犯罪人按其自由意志自由选择的结果,并对刑罚心理问题提出一些精辟的见解。边沁的“趋利避害”、“避苦求乐”的功利主义行为标准,对刑事古典学派的形成也有很大影响。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犯罪心理学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41222/2/836387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