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性对待高考成绩
“你觉得难,别人也都难,反正都考完了你就别想了,说不定还有比你更差的呢。”
“那些问题点之前老师不都提醒过你们么,当初不好好学现在伤心有什么用,分数又哭不回来。”
面对因高考发挥失常而情绪低落的孩子,家长们可千万别这么说!
2019年高考答案已揭晓,尽管最终成绩未公布,但考生网上反馈显示,今年数学题难度极高,导致不少考生情绪波动,甚至在数学考试后崩溃,影响后续科目的表现。
高考作为全国性选拔考试,重要性不言而喻,考生、老师、家长为此付出巨大努力。然而,考试成绩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过分强调分数导致孩子承受巨大压力。遇到难题时,部分学生情绪波动,甚至陷入焦虑。
教会孩子理性看待考试成绩,是高考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课。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在女儿梁思庄学习初期成绩不佳时给出了明智建议:“求学问不是求文凭,总要把基础打得越扎实越好。”
梁启超认为学习是为了求取学问而非文凭,考试成绩好坏只是人生经验之一,不应因之过度忧虑。针对成绩下滑、自信受损的梁思庄,梁启超劝慰:“学习的真正目的并非分数,失败与成功都是人生经历。”
在处理儿子梁思成学习停滞、焦虑不安时,梁启超常常以幽默化解,避免其成为“书呆子”,强调学问应专博结合,眼界开阔。
高考成绩虽重要,但学习目标远不止于此。父母应引导孩子客观看待考试与学习的关系,避免过分强调分数。这不仅有助于孩子走出失利阴影,还能培养其对考试和学习的积极态度。
面对突发因素导致的成绩波动,为什么有的孩子能迅速调整,有的孩子则无法?父母的引导至关重要。正确教导孩子,不仅有助于孩子应对考试失利,还能影响其未来对考试和学习的态度。
《中国家风——梁启超和他的九个儿女》话剧通过讲述梁启超教子之道,展示了其对九个子女的教育及其成才过程。话剧在国家博物馆演出,受到观众一致好评,旨在推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话剧《中国家风——梁启超和他的九个儿女》作为“人生第一课”公益活动的一部分,由相关机构主办,旨在探索学生、家长、老师三者联动的德育教育新模式。
为了让家长学习梁启超的教育理念,相关机构联合出品了话剧视频《中国家风——梁启超和他的九个儿女》,将于6月12日在腾讯视频独家上线,供更多家长参考。
高考后,如何帮助孩子正确面对考试成绩,理性理解“分数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家长可以从这部话剧中找到答案。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