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学产生于什么年代
市场营销学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这一学科经历了四个主要的发展阶段。
1. 早期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
在这个时期,市场营销学的理论基础是经典经济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商品的销售和分配上,以供给为核心。尽管这一时期的理论尚未形成现代市场营销学的完整体系,重视商品分配和广告技术,但它为后来的市场营销理论发展奠定了桥梁,连接了经济学家关于生产的观点和市场营销学家关于消费的观点。
2. 形成期(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
1929年至1933年的全球经济大危机使得资本主义世界受到巨大冲击。生产过剩导致产品积压,企业生存受到直接威胁。企业家们关注的焦点从扩大生产和降低成本转变为产品销售。尽管这一阶段的市场营销研究还未超出商品流通的范畴,但市场营销观念的雏形已经开始形成。
3. 变革期(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变化,资本主义市场缩小,而战时膨胀的生产力急需新的出口。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企业从“以生产为中心”转向“以市场为中心”。市场营销学者们也开始研究转向,提出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新观念,取代了传统的生产中心观念,这一转变是市场营销学的一次重大飞跃。
4. 成熟期(20世纪70年代至今):
经历了前几个阶段的发展,市场营销学逐渐从经济学体系中独立出来,并吸收了行为科学、管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开始形成综合性的学科体系。在这个时期,市场营销理论变得更加成熟,并且市场营销原理的应用变得更加普及。菲利普·科特勒在这一时期提出了新的观点,突破了传统市场营销学认为营销管理仅限于刺激消费者需求的局限,进一步指出营销管理的实质是需求管理,包括影响需求的水平、时机和构成。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