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普通话只用到1319个读音,汉字能缩减到1319个吗
我们说普通话只用到1319个读音,汉字能缩减到1319个吗?
我们普通的人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姓名,通常都还要附加介绍自己姓名具体是哪几个汉字,姓张就要说是“弓长”张;姓章就要说是“立早”章,这样才能清晰地表达。而在书写和阅读中,没有这种交流的共时性和便捷性,于是用不同的字形来区分同一读音就很有必要。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现在新产生的英文单词越来越长,动辄十至二十个字母。这就是为了利用有限的字母表达更多的意思,要解决的办法,除了增加个别字母,就只有让单词变得越来越长。
我们生活中电话号码其实就和英文单词的演变相似,一个地方的电话号码先是五位数,假如不够用了,就通过增位的方法来解决。而车牌号通过汉字,数字和拉丁字母混用,就可以用较少的字符来完成,如果全用数字,那么其长度也要和手机号相当。
并且,车牌号还能表达一部分汽车的身份信息,从文字学的角度来评价,十一位的手机号码就纯粹是一种电子符号,没有任何的意义,连数字都不算,其功能就是为了在不同的号码之间进行区分。就像电脑只用0和1表达一切,那么要让电脑读懂指令,就必须让这两个符码组成的指令可以方便地延长。
甚至,只用一个字符也是可以的,关键在于这些长长的字符能够迅速地识读出来。如果是人类来阅读电脑语言,相当于读一本通篇都是0或1,中间只用空格区分的书,相信谁都是一开篇头就晕了,全部注意力都放在数0和1的数量上了,却将这样的书中记载的内容丢在了九霄云外。而这样的书就算只记录一首七绝古诗,也要数十卷的篇幅。或者就是表达原来的一个汉字的字义,都要上中下三卷。
假如只用1319个汉字,那么汉字就会更进一步地拼音化,许多汉字因为高频使用,一定会丢失本身的字义,而越来越呈现字母化的特征。其实,汉字早已呈现字母化的趋势,只不过现代人忽视了而已,权威的《康熙字典》收录了十三万个汉字,而现在常用的汉字只有三千个左右。现代人的知识总量应该是数倍或数百倍地多于古人,而使用的汉字越来越少,就是因为汉字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字母化。
汉语已经通过用不同的汉字的随意的组合来造新词,以此表达新的意思,而这些汉字在新的词语中已经失去原来的字义,而成为纯粹的表音符号。功能和字母几乎完全相同。钢琴的“钢”,卡车的“卡”,沙发的“沙”,这些汉字在组成的新词中,已经没有字义,就是标音符号。
据说,在联合国的五种工作语言中,任何一份同样内容的文件,用汉字记录的都是篇幅最短的,这得益于汉字的数目远多于字母,如果将汉字减少到地319个,为了预防理解的混淆,就要对原来的同音字通过延长符码来区分。
这样,在表达同样的内容时,汉语的篇幅就会变得冗长,汉语精简的优势将不复存在。因为字义的消失,我们学习汉语时将不用学习拆分汉字的结构和溯源汉字的字义来学习汉语,而是只需像背英语单词一样背汉语单词。更重要的是,秦朝开始的“书同文”的状态将遭到削弱,在各地方言依然存在的情况下,没有字义,只表达发音的汉字将发生变异,假如像港澳那样有过上百年的不同的主流文化的统治。
汉语就有可能变成多种语言,这就和同样采用拉丁字母的欧洲相似。汉字在越南、朝鲜半岛以及日本的历史,都间接证明了汉字不能表音化,如果为了书写的便利而将其拼音化,还不如直接放弃,另创一套字母,或者就以现行的汉语拼音都更省事一些!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