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唐习律78|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赵嘏人称赵倚楼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2-10
赵倚楼,即赵嘏,生活于唐宪宗至唐宣宗时期,字承佑,籍贯楚州山阳,其诗作常与友人杜牧相得益彰。杜牧以“紫微”之称,对赵嘏的七律名作《长安秋望》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诗中描绘的“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成为赵嘏的代表作,也因此得名“赵倚楼”。此诗以秋夜之景
赵倚楼,即赵嘏,生活于唐宪宗至唐宣宗时期,字承佑,籍贯楚州山阳,其诗作常与友人杜牧相得益彰。杜牧以“紫微”之称,对赵嘏的七律名作《长安秋望》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诗中描绘的“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成为赵嘏的代表作,也因此得名“赵倚楼”。此诗以秋夜之景,寓情于景,展现了一幅静谧而凄美的画面。赵嘏在沈传师的幕府中汇集了众多名士,与杜牧并称,其诗才之高,令人称羡。
赵嘏曾远赴长安参加进士科考试,大和七年初次名落孙山,写下《下第后归永乐里自题二首》,表达其失落与孤独。他留寓长安多年,四处奔走却未得一展才华,后远赴岭外,北回后居住在镇江,生活颇为波折。赵嘏的才情与命运交织,令人感慨。
传说中,赵嘏在镇江曾有一位美妾,因母亲反对未能随他迁居,中元节时被浙帅掳走。在赵嘏进士及第后,美妾被浙帅送回长安,半路中却不幸于赵嘏出关之时离世,这一悲剧令人唏嘘。赵嘏的仕途虽不平坦,但其诗才依旧闪耀。
在大中初年,赵嘏再次赴长安,虽有获得皇帝眷顾的机会,但因诗作惹怒了皇帝,失去了升迁的机会。唐宣宗在位期间,赵嘏获得了一个渭南尉的职位,虽职位微小,但能继续其诗人的生活。大约在唐宣宗大中六、七年,赵嘏在任上离世。
北宋时,施肩吾与赵嘏不和,作诗讥讽其在及第时已失去一目。赵嘏生前虽有诸多波折,但其诗作仍流传至今,被世人所称颂。在结束时,赵嘏以一首七律《游庐陵白鹭洲书院》留念此次江西之行,表达了对前贤忧国忧民情怀的敬仰。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我想出国留学,如何选择预科
下一篇:南通有哪些大学城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