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有哪些成分
血液主要由血细胞和血浆构成,合称为全血。血细胞悬浮于血浆之中,主要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血细胞比容是衡量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百分比的指标,又称为红细胞压积。正常情况下,成年男性的血细胞比容在40%到50%之间,而女性则在37%到48%之间。这一指标反映了血液中红细胞和血浆的相对数量变化。
血浆是血细胞的细胞外液,也是机体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以每分钟3000转的速度离心半小时,可以将血浆和血细胞分离。离心后,上层淡黄色透明的液体即为血浆,而下层则为深红色不透明的血细胞。
当血液自然凝固1至2小时后,血凝块会回缩,从而析出淡黄色透明的液体,这就是血清。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从血液中获取血清用于各种医疗检测。
血浆渗透压是指血浆中的胶体溶质和晶体溶质所具有的吸引水分子透过生物半透膜的力量。人体内的血浆渗透压是由不同成分构成的。
血浆晶体渗透压是由离子和小分子晶体物质,如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晶体物质所形成的。这一渗透压的数值范围在720到797kPa之间,几乎与血浆渗透压相等。0.9%的NaCl溶液或5%的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近,可称为等渗溶液。
血浆晶体渗透压对维持细胞内外水分的正常交换和分布、保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具有重要作用。当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时,红细胞内的水分会增多,导致红细胞膨胀、膜破裂,进而出现溶血现象。反之,当血浆晶体渗透压增高时,红细胞中的水分会减少,使红细胞发生皱缩。
血浆胶体渗透压是由血浆蛋白等大分子胶体物质形成的,其数值在血浆渗透压中占的比例很小,约为3.33kPa。血浆胶体渗透压对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分的正常分布、促使组织中水分渗入毛细血管以维持血浆容量具有重要作用。当血浆蛋白减少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增多,从而引起水肿现象。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