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初学围棋,家长需要了解的三件事
围棋 历史 悠久,也是传播中华文化的载体之一。在古代,围棋是上流阶层人士的消遣,在当下,随着“围棋进校园”、围棋赛事的举办等活动推广,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围棋、学习围棋。
很多了解围棋的家长希望孩子也能把围棋当成兴趣,并在生活中养成有规划、知大局、懂取舍的思维习惯。
在工作中,经常有家长会问到各方面的问题,其中三个问题被问及最多,我想细谈一下。
我家孩子4岁,能学围棋吗?
家长不懂围棋,也没时间陪练怎么办?
孩子现在喜欢,但我怕他是一时兴起。
首先,只要知道黑、白两种颜色,能从1数到10,4岁就可以开始接触围棋。围棋不像象棋和国际象棋需要认字,围棋本身规则来说,是没有文字信息的。
由于4岁孩子和5岁孩子或6岁及6岁以上孩子在理解力、记忆力、观察能力上的差异,4岁孩子的围棋教学方式是明显和6岁以上孩子不一样的。
4岁的孩子刚开始有冒险意识,喜欢 探索 ,这时候也是孩子语言的敏感期,所以在这个阶段,故事对于他们是很有吸引力的。
我们在面对4岁左右的孩子授课时,会以故事作为载体来引导孩子的注意力,并用孩子们熟悉的动画形象来将围棋知识具象化,所以喜羊羊、熊出没,精灵梦叶罗丽,哪吒等形象都是课堂的常客。
这个时候故事在教学过程中比重会相对大一点,也会用棋子摆图形的方式来训练小朋友的观察能力,以及用贯穿整个教学的数气 游戏 接触简单加减,课后的口令练习要求小朋友跟老师读、背。
随着棋童年龄的变化,会逐渐缩短故事的比重,实在需要故事引入,也是更偏向 历史 和作战逻辑的故事。这个时候关于口令也不要求他们跟读背诵,只是作为总结性的东西,来帮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所以,4岁可以学,但是作为家长要选择有合适分级教学体系的机构,这样才能让孩子保持兴趣和好奇。
刚接触就有抵触情绪的话,会让孩子以后都不想再接触围棋。
在围棋学习的过程中,想要保证学习的效果,听课、下棋、做题缺一不可。课后下棋练习很重要,是因为实战练习可以尽可能快的让我们把课堂上的知识点用出来,能用以应对对手,才算是掌握。
很多不会围棋的家长就担心自己不懂围棋会不会拖孩子的后腿,其实不用过于担心。就现在的围棋教学市场普遍情况来说,每家棋院都有自己用于教学的线上平台,这可以完美的解决课后练习的问题,而且主流的少儿对弈平台系统都很完善,做题、下棋、复盘全覆盖,还有适用于少儿心理的奖励系统,能很好的和线下教学形成闭环。
家长要做的更重要的事是,让孩子明白下棋是自己的事,家长做好习惯监督就好,比如坐姿和练习时长。
孩子在接触一件新事物时,由于好奇心和事物的趣味性,或者是单纯的喜欢上课的氛围和老师,都会期待下次上课,前期都是学习热情期。
随着学习的循序渐进,需要思考的东西变多,开始有个乏味期和瓶颈期,这时候孩子就会兴趣平平,甚至拒绝下棋不想上课。
孩子兴趣消退不外乎几种原因:
一是围棋的竞技性开始体现出来,输赢很直观,孩子怕输;
二是学习时候提高慢,内容偏围棋着招的技巧和计算,孩子畏难。
百分之九十的孩子都会遇到这个问题,这个时候家长的态度尤为关键。家长和老师配合起来鼓励孩子遇到问题去解决问题,坚持一下,跨过瓶颈期,孩子就会迎来新的进取期。
如果孩子兴趣平平但是家长觉得孩子需要培养一下专注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计算力等,只要孩子不抵触上课,就可以继续学习。
如果孩子很喜欢围棋,喜欢上课学习,完全可以先报名上课。培养孩子兴趣,坚持在家长,如何抓住孩子的兴趣,就信任老师吧。
本文2020年在郑州国奥棋院公众号首发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