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社区社会工作主要内容 社区社会工作主要围绕社区和居民开展活动,通过组织居民参与、动员社区资源、争取外部支持,系统地解决或预防社会问题。以下是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1. 社区服务 (1) 社区服务定义:社区服务是在政府政策和公共资金支持下,依托社区居民参与,运用社区资源,向居民提供的服务活动。 (2) 社区服务内容体系: ① 根据服务对象和性质,分为福利性服务(如孤老残幼、精神病人等)和经营性服务(如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的服务)。 ② 根据服务提供方式,分为福利性服务、有偿经营性服务和互助服务。 ③ 根据服务提供机制正式程度,分为非正式服务、准正式服务和正式服务。 2. 社区社会救助 (1) 社区社会救助概念:社区社会救助是社区对弱势群体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援助。 (2) 社区社会救助特征: ① 救助对象为极度弱势群体,目的在于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② 国家救助与社会互助相结合,弥补国家救助不足。 ③ 提供物质帮助和福利服务,结合扶持就业,体现助人自助价值。 ④ 街道、居委会承担社区社会救助具体工作,发挥基础性作用。 (3)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①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以保障居民基本生活为目的的社会救助制度。 ② 保障对象包括各类低收入居民,保障标准考虑基本生活费用和专项费用。 3. 社区卫生 (1) 社区卫生定义:社区卫生服务是为居民提供便捷、有效、适宜的医疗服务。 (2) 社区卫生内容:包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等服务。 4. 社区治安 (1) 社区治安含义:社区治安是通过社区治理各行为主体强化社区控制,维护有序状态。 (2) 社区治安测量指标:客观性指标包括犯罪案件发生率、违法行为发生率等;主观性指标包括居民对治安的满意度和安全感等。 5. 社区教育 (1) 社区教育含义:社区教育是在社区范围内,利用社区资源,针对全体居民进行的教育活动,旨在增进公民素质、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区发展与进步。 (2) 社区教育内容:包括补偿式教育、控制式教育和解放式教育,以及文化科学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等。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