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一个人收入水平的主要因素是哪些
影响因素一:GDP
从直观上我们可以感知,不论是实际工资还是名义工资,人民的工资收入水平首先受制于整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富,人民富;国家穷,人民也不可能富有起来。衡量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个最重要的指标是GDP,它是指一定时期内(如一个季度或一个年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
总之,我国的 GDP发展水平,以及劳动报酬分配率都是影响我国人民工资收入的主要因素。
影响因素三:消费者物价水平
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如果CPI不断增长,一定的居民工资收入的购买力度就会不断下降,居民的实际工资收入就会不断下降,影响居民的实际消费和生活水平。所以,CPI成为影响居民工资收入的重要因素。
影响因素四:税收比例
国家政府往往通过税收进行经济的宏观调控,税收的本质要求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但是对于员工个体来说,当工资收入一定的时候,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越低,税收比例越大,个人所得税就越高,员工的直接可支配的收入就越小。所以,税收比例是影响员工工资收入不可忽略的因素之一。
影响因素五:国家相关工资政策
政府干预工资是一种不常用但是很必要的手段,尤其是通过一些基本的工资政策和指导建议,政府的相关工作发挥了保证居民收入、稳定社会的作用。政府干预工资的内容主要包括制定并落实最低工资指导制度;推动企业建立健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完善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和行业人工成本信息指导;落实艰苦岗位津贴制度等。
影响因素六:其他因素
影响员工个体工资收入的其他因素非常多,比如企业的经营状况、企业性质、薪酬制度等等,以及员工个人能力、职位层级、工作地点等等个体因素不胜枚举。另外,在两会上很受关注的民生问题,比如房价、医疗、教育等等因素,都是影响员工生活水平的间接因素。当各种生活必不可少的消费支出越大,在所得工资不变的情况下,老百姓感觉自己的工资将是不断下降的。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