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膏剂制备方法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2-04
浸膏剂的制备方法通常采用渗漉法,其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将中药浸泡在溶剂中,收集大约中药量85%的初漉液,并将其单独保存。然后,继续漉取剩余的液体,这部分液体在低温下浓缩至稠膏状态,再与初漉液混合,搅拌均匀。如果已知有效成分,需要进行含量测定及乙醇含量测定;若
浸膏剂的制备方法通常采用渗漉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将中药浸泡在溶剂中,收集大约中药量85%的初漉液,并将其单独保存。然后,继续漉取剩余的液体,这部分液体在低温下浓缩至稠膏状态,再与初漉液混合,搅拌均匀。如果已知有效成分,需要进行含量测定及乙醇含量测定;若未知,则仅测定乙醇含量。接着,根据测定结果,调整浸出浓缩液的浓度,可能需要加入适量溶剂稀释,或者通过低温浓缩以达到规定标准。处理完成后,静置24小时以上,过滤,最终得到成品。
在制备过程中,一般使用的溶剂量是中药量的4至8倍。如果原料含有油脂,必须先进行脱脂处理,再进行浸提操作。特别地,如果渗漉溶剂为水且有效成分耐热,可省去初漉液的收集步骤,直接将漉液常压或减压浓缩,之后添加适量乙醇作为防腐剂。
除了渗漉法,部分以水为溶剂的中药浸膏,例如益母草浸膏和贝母花浸膏,也可以通过煎煮法制备。而像甘草浸膏这类,是通过浸膏溶解法制成的。这些方法的选择取决于中药的特性和有效成分的性质。
扩展资料
浸膏剂指药材用适宜的溶剂浸出(或煎出)有效成份,浓缩,调整浓度至规定标准而制成的粉状或膏状制剂。除另有规定外,浸膏剂每1g相当于原药材2-5g,生药用适当溶剂浸出并经调整浓度的膏状制剂。有干浸膏和稠浸膏两类。除特别规定外,一般浸膏剂1克相当于原生药2~5克。主要用作调配处方的原料,如大黄浸膏、甘草浸膏、颠茄浸膏等。可用浸出法或渗漉法制得。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大连有几个区分别叫什么
下一篇:工商管理专业可以考哪些职称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