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艺术的形式和谐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2-01
皮影雕刻以牲畜皮为材料,如牛皮、羊皮、马皮等。唐山皮影是选用上乘的驴皮精心雕刻而成。唐山北部山区,毛驴很多,驴皮资源丰富。而且山区毛驴多食草,与粮食和其它饲料喂养的毛驴相比皮质更白、透明度更强。俗有北山驴皮明如镜之说。用这种驴皮雕刻出来的影人透明润泽、质

皮影雕刻以牲畜皮为材料,如牛皮、羊皮、马皮等。唐山皮影是选用上乘的驴皮精心雕刻而成。唐山北部山区,毛驴很多,驴皮资源丰富。而且山区毛驴多食草,与粮食和其它饲料喂养的毛驴相比皮质更白、透明度更强。俗有北山驴皮明如镜之说。用这种驴皮雕刻出来的影人透明润泽、质地上乘。前辈艺人曾留下很多关于驴皮使用和雕镂的艺诀,如:“一张驴皮宽又宽,使用起来选择严。肋边骨处最透明,刻出头茬色鲜艳。屁股皮张易回卷,雕镂影人不平板。脊背适合刻帷幔,脖皮用在车马船……”,最直观的反应了对驴皮选料和雕刻的严格要求。

唐山影人的雕刻以直刀为主,并根据内容的需要分别采用阴刻和阳刻。唐山皮影的雕刻风格是强调大的关系、注重演出效果、刀口疏密组织恰到好处。头脸手足都含有透视的原理,这样在影窗上看起来人物形象就透明鲜艳,生动形象了。行家看影人要看影人各关节部分之间是否圆线,然后再看操纵时是否好用,所以说雕刻艺术的精湛程度直接关系到皮影造型艺术的美与丑。

皮影雕刻艺术是一种极具形式美的艺术,它以传统民俗绘画为基础,不否定绘画的再现、写实功能,并把这种功能融化在它的审美表现和情感体验之中,是介于似与不似之间的“不似之似”,介于真与不真之间的“不真之真”,既是“以形写神”,又是“外师造化”的产物。其色彩、线条和形体的丰富、变化,让人们心悦诚服地承认、赞美它精湛的技艺,肯定它是人类天才创造的造型艺术的代表。 唐山皮影反映的故事内容绝大部分是以稗史、传说为基础,宣扬一种惩恶扬善、携手团圆的美好愿望。如:脍炙人口的传统剧目《五峰会》,是“老四大部”影经之一,其思想性被历代皮影艺人深入研究后加以肯定。《五峰会》由《乾天剑》、《保龙山》、《平西册》三个单出组成,描写得是宋朝的故事,歌颂了老英雄曹克让全家人爱国爱民的品质。作为传统剧目的代表,其生动的文笔、优美的唱词充分体现了皮影艺术的独特魅力,给人以美的享受。

皮影艺术的创作过程是一种复杂的精神活动和生产制作活动过程,它包括两个相互依存、互为表里的方面:一是对社会生活的体验、观察、总结和审美认识;二是运用物质材料和技艺手段将这种审美认识表现出来,使其物质化、可视化,再加上在舞台上的表演,皮影艺术的价值就会被真正体现出来。皮影艺术价值完美的体现应该是:首先由对生活的审美认识上升到审美再现,最后再运用特殊的艺术表现手法体现在制作成实物的皮影艺术作品上,通俗一点说就是:以丰富的生活感受为起点,经过精神思想的创作活动到实物作品的传达活动,最终体现为综合艺术形态的视觉艺术作品。

任何一门艺术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都是艺术种类不断多样化的过程。这根源于客观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审美感觉能力的丰富多样,以不同的表现手段和表现方式来反映不同的对象,创造出多种多样的艺术世界,使人类的视觉和听觉审美能力得到极大发展。多少年来皮影艺术在满足人们娱乐的需要,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传播文化知识等方面,一直起着积极作用。它不仅在国内有着较大的影响,还曾不断地流传到国外。文化艺术遗产,唐山皮影这一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遗产尚有许多丰富内涵有待挖掘。在皮影的方寸之间俗与雅、美与丑、古与今的交融尽情展现,我们期待着它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41201/2/207724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