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疾病病理分类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1-27
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分类主要通过肾穿刺活检和尸检分析,通过光镜、电镜以及免疫荧光技术进行形态划分。根据病变性质(如渗出、增殖、变性、坏死和纤维化)、范围(弥漫或局限)和位置(如系膜、毛细血管、肾小球囊),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微小病变型肾病:光镜下肾小球基本

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分类主要通过肾穿刺活检和尸检分析,通过光镜、电镜以及免疫荧光技术进行形态划分。根据病变性质(如渗出、增殖、变性、坏死和纤维化)、范围(弥漫或局限)和位置(如系膜、毛细血管、肾小球囊),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微小病变型肾病:光镜下肾小球基本正常,仅见轻微病变,如上皮细胞肿胀和脂肪变性。电镜下有足突融合现象。荧光检查阴性,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Ⅰ型。

局灶性肾小球肾炎:局限性病变,可能表现为增殖性、坏死性或硬化性,电镜可见电子致密物沉积。荧光检查可能有IgA、IgG、IgM或纤维蛋白抗原沉积,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

内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免疫复合物型炎症,初期渗出期有白细胞浸润,随后为增殖期,电镜可见“驼峰状”电子致密物。荧光检查显示IgG和C3沉积,急性肾炎症状。

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主要特点是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临床表现为无症状蛋白尿和反复血尿。

膜性肾小球肾炎:基膜增厚,早期与微小病变混淆,后期形成基膜钉突样改变。荧光检查IgG和C3密集沉积,主要症状是肾病综合征。

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系膜细胞和基质增多,毛细血管壁增厚。电镜下有三种类型,临床表现为持续性蛋白尿和血尿,有的类似急性肾炎。

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毛细血管壁严重变性,形成新月体,临床表现为急进型肾炎。

终末期固缩肾:大量肾单位萎缩和纤维化,主要表现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可由多种肾小球疾病发展而来。

扩展资料

肾小球疾病(DiseasesoftheRenalGlomerulus)的分类有依据病因、发病机理、组织形态或临床表现进行分类。临床分类是完全根据临床表现作出,只反映疾病本质的一个侧面;病理分类则依据组织形态。目前这两种分类方法均用于临床。但二者属于不同的概念范畴,彼此之间难以有直接肯定联系。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20241127/2/80631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