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职业素质具有哪些特征:A职业性B稳
1. 职业性:不同职业对职业素质的要求各异。例如,建筑工人与护士的职业素质要求不同;商业服务人员与教师的要求也各不相同。李素丽在她的职业生涯中,始终以一名优秀售票员的身份展现出她的职业素质。她曾表示:“如果我将10米车厢、三尺票台视为服务人民的岗位,全身心投入为社会贡献力量,我就能在服务中注入真情,为社会增添美好。即使有时我有些烦恼,只要一上车,一见到乘客,烦恼就消失了。”
2. 稳定性:职业素质是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逐渐形成并趋于稳定的。一旦形成,这种素质就会相对固定。比如,一位教师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会形成一系列教师职业素质,如备课、授课、关爱学生、为人师表等,并保持相对稳定。当然,通过持续学习、工作和环境的影响,这种素质还可以进一步提升。
3. 内在性:职业人员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通过自我学习、体验和实践,内化并升华心理品质,形成职业素质的内在性。我们常说,“把这件事交给小张师傅去做,有把握,请放心。”人们之所以放心他,是因为他的内在素质优秀。
4. 整体性:职业素质与一个人的整体素质密切相关。我们说某人职业素质好,不仅指他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好,还包括他的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甚至身体心理素质。一个从业人员,尽管思想道德素质好,但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差,我们不能说他整体素质好。相反,一个从业人员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都不错,但思想道德素质较差,我们同样不能说他整体素质好。因此,职业素质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整体性。
5. 发展性:一个人的素质是通过教育、自我实践和社会影响逐步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发展性。随着社会对人们提出的新要求,为了更好地适应、满足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们总是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因此,素质具有发展性。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