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五项管理是哪五项 教育部五项管理是什么
中小学五项管理是哪五项
1、“五项管理”之手机管理
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学生确需带入,需家长同意并书面申请,进校后交由学校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学校提供校内电话、班主任热线或电子学生证,解决通话需求。禁止用手机布置作业,加强教育引导,避免粗暴管理。
家长应履行职责,管理孩子使用手机,形成家校合力。
2、“五项管理”之睡眠管理
睡眠对大脑发育、视力保护等至关重要,保证学生充足睡眠。
小学生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
合理安排作息,控制作业量,确保学生按时就寝。
校外培训机构培训时间不得晚于20:30,不得布置作业。
3、“五项管理”之课外读物管理
丰富阅读内容,规范进校园管理,发挥育人功能。
每学年推荐一次,推荐程序包括初选、评议、确认、备案。
设立读书节,优化环境,禁止强制购买。
建立阅读激励机制,表彰师生。
4、“五项管理”之作业管理
规范作业管理,提高质量,避免机械训练。
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其他年级不超过60分钟,周末、节假日控制总量。
布置不同类型作业,鼓励分层、个性化,避免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精选内容,合理确定数量。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能力,指导学生在校内完成作业。
不给家长布置作业,严禁要求批改。
5、“五项管理”之体质健康管理
构建全面培养体系,推动文化学习与体育锻炼协调发展。
小学每周4课时,初中3课时,高中2课时,每天一节体育课。
保障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大课间30分钟,课间休息。
完善教学模式,培养运动技能,组织校内外比赛。
推广家庭体育锻炼,不安排大强度练习。
学校加强指导,提供锻炼资源,与家长沟通。
将体质健康纳入评价体系,做好监测。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