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法学院科研成果
经过压缩处理,文章如下:
《贵州大学法学院科研成果》
安和平: “贵州省退耕还林的紧迫性分区与退耕策略水土保持通论”, 2006(3)
陈松: “伦理为人、义务为先”——梁濑溟法文化观浅探
陈松: “论承审员在程式诉讼中的作用”, 罗马法与现代民法
陈正发: “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对策思考”, 集团经济研究2006年第10期
杜国辉: “现实道德建设的价值定位及原则探析”, 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杜国辉: “文化与意识形态的理论透视”, 上海党政论坛2006年第3期
杜国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视角”, 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4期
杜国辉: “以科学发展观创新以人为本的实现形式”, 理论与探索2006年10月贵州人民出版社
杜国辉: “执政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回顾与思考”, 党的先进性理论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
杜浩: “关于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的思考”,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黄蓓: “试论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立法完善”, 求实2006年第3期
黄梅: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租赁战略的价值探讨”,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黄梅: “试论构建和谐社会的几个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黄梅: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租赁模式探讨”,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
黄梅: “创新教育管理的科学内涵\误区及期对策思考”,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
翦继志: “国企社会责任实现机制的法学思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翦继志: “论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确立与完善”, 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翦继志: “股权优先权的适用及其限制”,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翦继志: “论我国一人公司的监管风险与法律规制”, 贵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翦继志: “中国经济法本土资源新探”,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翦继志: “论我国经济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翦继志: “公司法律制度的重大创新”, 当代法学论坛2006年第1期
冷传莉: “论社会募捐中捐款余额所有权的归属”, 中外法学2006年第2期
冷传莉: “精神损害赔偿在刑事案件中的定位与救济”, 政治与法律2006年第9期
冷传莉: “博士招生的制度意义和社会反思”, 贵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冷传莉: “简析合同协议解除和损害赔偿”, 当代法学论坛2006年第2期
冷传莉: “试论格式条款订入消费合同”, 海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冷传莉: “从医疗事故案件举证责任倒置看制度设计中的利益权衡”, 当代法学论坛2006年第3期
廖艳: “法意与民意”, 邵阳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刘爱军: “危害国家安全罪适用中的几个问题”, 理论研究
刘爱军: “保险诈骗罪构成要件探析”, 理论研究
刘郁: “大学生态度与性心理现状调查及对应措施”, 职业时空(原乡镇企业研究)
刘郁: “心理 意义场域同构”, 人口 社会 法制研究
刘郁: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缺失分析”, 教育研究与实验
刘郁: “关注大学生女教师心理健康”, 当代经理人
卢正涛: “人大常委应成为积累政治经验最重要的地方”, 美中法律评论2006年第1期
卢正涛: “加强人大常委会建设的几点思考”, 当代法学论坛2006年第2期
卢正涛: “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