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净出口属于从支出角度看属于国民收入,而不是从收入角度看属于国民收入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1-29
国民收入=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额(GDP=C+I+G+X-M(即净出口))。收入角度:国民收入=工资利息等生产要素收入+非公司企业主收入+公司税前利润+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资本折旧 。两部门经济的基础上加上政府部门的活动,就构成了三部门经济。政府支出主要包括政府购买(

国民收入=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额(GDP=C+I+G+X-M(即净出口))。收入角度:国民收入=工资利息等生产要素收入+非公司企业主收入+公司税前利润+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资本折旧 。

两部门经济的基础上加上政府部门的活动,就构成了三部门经济。政府支出主要包括政府购买(政府用于购买物品和服务的支出)和转移支付(政府给予居民的转移支付)。用G表示政府购买,用T表示政府税收。把政府考虑进来,从支出角度来看,国内生产总值就等于居民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和政府购买支出的总和,即GDP=Y=C+I+G;从收入角度看,国民收入仍是所有要素所得的收入之和,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

国民收入除了用于消费和储蓄,还要有一部分用来交纳税金。但是,居民企业一方面交纳税金,另一方面又获得政府给予的转移支付,政府的净收入就要去掉这部分支出。用TO表示政府的全部税收收入,用TR表示政府转移支付,T表示政府净收入,那么T=TO-TR。所以,从收入方面来看,国民收入则为Y=C+S+T。

从前面分析,总产出等于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国民收入。因此有:

GDP=C+I+G=C+S+T=Y

得:I=S+(T-G)

上式的(T-G)可以看作是政府部门的储蓄,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S为家庭储蓄和企业储蓄之和,可以通称为私人储蓄。这样,S+(T—G)可以表示整个社会的总储蓄。因此公式I=S+(T-G),也就表示了整个社会的储蓄(私人储蓄和政府储蓄之和)和整个社会的投资的恒等关系。

扩展资料

四部门经济就是在三部门经济中引入一个国外部门(境外部门),国外部门的经济活动分为对外贸易和资本流动。这里只考虑对外贸易。此时,从支出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是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支出和净出口的总和,即GDP=C+I+G+(X-M)。假定总收入不变,这样,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构成的基本公式为:

C+I+G+(X-M)=C+S+T

公式两边同时消去C,就得到:I+G+(X-M)=S+T

可以简化为:I=S+(T-G)+(M-X)

上式中,(M-X)可以代表外国在本国的储蓄,因为从本国来看,进口代表其他国家向零国出口的产品,飘而这些国家获得收入,收入流入国外。出口代表其他国家从本国购买商品和劳务,从而这些国家要支出,收入流入本国。该储蓄可以为正值,也可以为负值。这样I=S+(T-G)+(M-X)的等式就代表了四部门经济中总储蓄和投资的恒等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民收入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j/2/159502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