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化学上课听得懂,但是我做题目很吃力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5-01-02
你好!我根据你的生日做了判断,你可能是初三的学生。其实,初中化学,需要靠记忆的知识很多,而涉及到计算的题目较少。下面根据我自己的学习简单谈几条:(1)上课一定要听好课,做好、做全笔记。若实在是跟不上做笔记,要课后完善笔记。(2)每个周或两个周要将笔记整理一次

你好!我根据你的生日做了判断,你可能是初三的学生。其实,初中化学,需要靠记忆的知识很多,而涉及到计算的题目较少。下面根据我自己的学习简单谈几条:

(1)上课一定要听好课,做好、做全笔记。若实在是跟不上做笔记,要课后完善笔记。

(2)每个周或两个周要将笔记整理一次,力争使笔记条理化、系统化。

(3)要将学过的知识点熟练记忆,并结合好的练习题适当拓展一下,也记在笔记当中。

(4)选择一本和你教科书相吻合的辅导材料,不要多,仅此一本材料即可。要将材料中的题目,吃透、挖深。切不可浮在表面上,要会做、更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

(5)将平时错过的题目,专门找个本子记下来: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错误的,都要整理下来,彻底弄明白。

(6)我将我过去的笔记摘录一段——“分子的基本性质”,说明:如何做笔记?以便供你参考:

第二单元 《水和溶液》知识归纳总结

一、分子的基本性质

1.分子的定义:分子(Molecule)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

2.分子的基本性质(基本特征):

(1)分子很小,但有质量和体积;

(2)分子总是不断地运动(扩散);

※ 获得或失去能量可以改变分子的运动速率。

① 温度升高,分子获得能量,运动速率加快;温度降低,分子失去能量,运动速率减慢。

(3)分子间有间隔(体积);

※ 获得或失去能量同时也能改变分子彼此的间隔距离。

① 温度越高,分子的间隔越大,物质的体积膨胀(注意:水);反之,则相反;

② 压强越大,分子的间隔越小,物质的体积缩小;反之,则相反;

※ 不同的液体混合后的总体积通常不等于几种液体的体积简单相加,就是因为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其它例子,如:物质的热胀冷缩)

(4)同种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5)分子间有作用力:

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只有在特定的距离r时,分子间的引力等于斥力,这个距离r就是通常的分子间隔的距离,大约是10-10米。当分子距离小于r时,斥力和引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快,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斥力和引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当分子距离再增大,分子引力继续减小,当分子距离大于10r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将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不计了。

3.实验解释:

【实验1】品红溶解于水。(物理变化)

【解释1】品红分子运动到水分子的间隔中。

【实验2】50mL水和30mL酒精混合,混合后体积总小于80mL。(物理变化)

【解释2】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彼此运动到彼此的间隔中。

【实验3】碘受热升华;碘蒸气遇冷凝华。(物理变化)

【解释3】受热后,碘分子的运动加快,分子间隔变大,碘的体积膨胀;碘蒸气遇冷后,碘分子的运动减慢,分子间隔变小,碘的体积缩小。

4.加快分子运动,可采取的措施:

①给分子提供能量(如加热、光照等)可以加快分子运动;

②给分子施加机械力(如风吹,减压)可以加快分子运动;

【例如】湿衣服在夏季比冬季晾干快,在阳光下更容易晒干,在风力大的地方干的更快等。

5.解释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这些现象:

①路过酒厂门口,并未喝酒,却能闻到酒的香味;

②在烟厂工作,虽然不会吸烟,身上却有一身烟味;

③衣服洗过以后,经过晾晒,湿衣变干,那么,水到哪里去了?

④糖放在水中,渐渐消失,但水却有了甜味,为什么?

⑤半杯酒精倒入半杯水中,却不满一杯,怎么回事?

希望帮助到你,若有疑问,可以追问~~~

祝你学习进步,更上一层楼!(*^__^*)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j/2/1119965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