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谏杀烛邹烛邹不该杀得原因是什么
齐景公因为烛邹没管好鸟而要杀他,晏子给烛邹委婉的列举了三条罪状,其实并不是让齐景公杀了他,而是婉转地提醒他,杀了烛邹会影响他的声誉。使齐景公听了晏子的话后却改变了主意,饶了烛邹。本文生动的体现了晏子的说服技巧和高超的语言技巧,让人佩服他在权威面前镇定冷静,能言善辩,机智勇敢的精神。
编辑本段简介
晏 子 谏 杀 烛 邹, 又名“烛邹亡鸟”或“晏子谏杀圉人” ,选自《晏子春秋(外篇)》 晏子
yàn zǐ jiàn shā zhú zōu
编辑本段晏子生平
晏婴(公元前590年-公元前500年),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仲平,又称晏子,夷维人(今山东高密)。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以生活节俭,谦恭下士著称。据说晏婴身材不高,其貌不扬。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上大夫。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50余年。周敬王二十年(公元前500年),晏婴病逝。孔丘曾赞曰:“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现存晏婴墓在山东淄博齐都镇永顺村东南约350米。
编辑本段晏子简介
晏婴头脑机灵,能言善辩。内辅国政,屡谏齐王。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司马迁非常推崇晏婴,将其比为管仲。
编辑本段原文
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晏子曰: “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 ,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 。公曰 :“勿杀,寡人闻命矣 。”
编辑本段译文
齐景公喜欢射鸟,下令让烛邹负责养鸟,然而鸟飞走了。齐景公发怒,下令要杀死他。晏子在旁边说:“烛邹的罪有三条,请允许我把罪行一条一条列举给他听然后再处死他。”齐景公说:“可以。”于是晏子叫烛邹来,并在齐景公面前列举他的罪行,说:“烛邹!你负责替我们国君养鸟却把鸟弄丢了,这是第一条罪行;致使我们国君由于鸟的缘故处死人,这是第二条罪行;让各诸侯听到这件事,都认为我们国君看重鸟而轻视士人,这是第三条罪行。”列举烛邹罪行完毕了,晏子请求齐景公处死烛邹。”齐景公说:“不要杀他了,我听从先生您的教导!”
编辑本段注释
使(使烛邹主鸟,使吾君):命令,派遣,让。 使(使诸侯):致使 亡:逃跑 是:指示代词,这,这里。 故:原因,缘故。 景公:姓姜,名杵臼,春秋时代齐国的国君。 好:爱好,喜爱。 弋:(yì)将绳子系在箭上射,是古代一种射鸟的方法。此处指捕鸟。 烛邹:齐景公的一个臣仆。 主:掌管,主管,负责管理。 诏:诏书,皇上的命令或文告。这里指下令。 数:一一列出,加以斥责。 重:重视,把……看重。 轻:轻视,把……看轻。 闻命:接受教导。 亡:丢失,逃跑,这里指让鸟逃走了。 以(以吾君重鸟):认为。 以(以轻士):而。 以(以其罪而杀之):按照。 以(以鸟之故):因为。 士:商、西周、春秋时最低级的贵族阶层;读书人。 前:前面。 毕:结束。 请(请数之):请允许我。 请(请杀之):请求。 命:命令,这里指教导。 而:连词表承接;连词表并列 。 汝:同“汝”,你。 谏:劝告。 罪三:三条罪状。古代汉语中数词作定语常常放在中心词后。下文的“罪一”“罪二”用法相同。 是:这。
编辑本段寓意
晏子没有从正面指责齐王,而是从维护他的根本利益出发,顺着他的话进行劝谏,列出烛邹的三条罪状,指出枉杀无罪之人的荒唐行径将会带来严重后果,从而达到劝谏的目的,由此看出晏子机智有策略。 揭露统治者重鸟轻人的残暴本质,颂扬晏子的机智、正直。 人与人交流需掌握适当技巧,在劝诫指正别人时也应做到趋利避害。 劝阻他人也要讲究方法,有时应学会避其锋芒,反而会事半功倍。 辅助阅读 甲文《邹忌讽齐王纳谏》乙文《晏子谏杀烛邹》 1.请用 / 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今 齐 地 方 千 里 答案: 今齐地 / 方千里 2.查古汉语词典,“数”有三种读音,并有若干不同义项 一、读shǔ,义项有:作动词,计算、列举。 二、读shù,义项有:作名词,表事物的数目、规律,气数。 三、读shuò ,义项有:多次。 答案:shǔ 列举 根据以上义项,请写出“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中“数”的读音与词义 3.下面几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1)时时而间进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B(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1)皆以美于徐公 (2)骈死于槽枥之间 D(1)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2)吾欲之南海 答案:B 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 答案: (1)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 (2)让各位诸侯听说这件事情后,认为我们的国君把鸟看得很重而把人看得很轻 5.两段选文都表现了进谏者的机智善辩,但各又有不同。甲文劝谏的目的是为了使齐威王( ),以富国强民;乙文晏子劝谏的目的是为了让景公( ),以免落下爱鸟轻人的罪名。甲文邹忌进谏时采用了( )的方法说服齐王,乙文晏子进谏时采用( )的方法,使景公明确了事情的荒谬以及后果的严重 答案: 广开言路(纳谏) 不杀烛邹 借事说理(以事喻理类比法推己及人,均可) 正话反说(以退为进归谬法,皆可)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