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他山诗序作品原文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2-23
在游历四方的途中,我常常听到农夫和普通百姓吟唱的歌谣,尽管它们多用方言俚语,但其中仍蕴含着深刻的意义。这些歌谣的体裁并不限于比、兴、赋,反而揭示了诗歌源于内心的真实表达。当今世上,许多自称为诗人的人,他们的作品却往往缺乏实质性内容。这源于诗歌门派的分化,各

在游历四方的途中,我常常听到农夫和普通百姓吟唱的歌谣,尽管它们多用方言俚语,但其中仍蕴含着深刻的意义。这些歌谣的体裁并不限于比、兴、赋,反而揭示了诗歌源于内心的真实表达。当今世上,许多自称为诗人的人,他们的作品却往往缺乏实质性内容。这源于诗歌门派的分化,各派互相贬低,每个人都固守着一两位古人的诗作为自己的准则,忽视了诗歌的自然本性。相比之下,农夫和百姓的抒情诗虽出自本能,却更能引人入胜。有些诗人追求晦涩难解的词句,刻意选用生僻的典故和奇特的字眼,让人难以理解,但无知者却给予他们“博雅”的评价。这样的创作手法,怎能称得上是真正的诗歌呢?

吴他山,这位年近八十的老人,带着手杖来到姑苏寓所找我讨论诗歌。我问道:“您的诗歌受到哪个时代的启发?”他回答:“没有。”“您的诗里充满了深奥的典故和古风字词吗?”他摇头否认。我于是称赞道:“那么,您的诗歌值得一观。”于是他展示了一些作品给我。他山一生怀才不遇,常手持杖头吟诵,深恐自己的诗作未能流传,仍然未能摆脱对名声的执着。我与世人对诗歌的见解多有分歧,但唯独欣赏他山的观点,他山反而希望能得到我的评价。那是一个初夏的日子,我们在山中读书,窗外鸟儿的鸣叫声不绝于耳。有一天,黄鹂飞来,婉转鸣叫,其他鸟儿都安静下来。不久,它们又一起鸣叫如常。我正在感慨黄鹂的离去,他山却似乎还在与那些燕雀争名夺利。他山说:“我期待的是后世的认可。”于是,他将这些诗记录下来,归去。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h/2/873705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