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素质包括哪些
素质,这一概念涉及人的先天生理特点以及神经系统和脑的特性,同时也包括感觉器官的特点,这是从生理心理的角度来理解的。在现代,素质的概念已经被扩展,涵盖了人的品质以及社会品格领域。为了全面理解素质,我们必须从人的自然化和社会化两个方面进行考察,因为人在这两个过程中会形成一系列稳定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性,这些特性构成了素质。
目前对素质的定义有五种主要观点:
1. 要素说:认为人的素质是由品德、智力、体力等多种要素组成的。
2. 构成说:人的素质是由自然生理素质(先天遗传)、社会文化素质、后天习得的心理素质(个性品格)等方面构成的。
3. 发展说:人的素质是在三个发展阶段形成的,包括心智全面发展、身心全面发展以及个体与社会协调发展。
4. 能力说:人的素质不是各因素的静态总和,而是动态性的,素质的本质是能力。
5. 统一说:人的素质是构成要素的“质”与“量”的统一,具有整体性、社会性和适应性。
人的素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格素质
- 价值观念:能否分辨真善美与假丑恶,有无危机意识和使命观念。
- 人格魅力:诚信正直、平和宽厚、坦率直率、热情大方的表现。
- 气质修养:文明礼貌、仪态端正、谈吐不俗、举止得当。
- 法纪意识:遵纪守法、光明磊落、不沾黑道的表现。
二、能力素质
- 压力承受:能否承受工作、学习超负荷和挫折失败。
- 创新发明:观念更新到解题、制作、操作是否有新意和作品。
- 实践应用:学以致用的能力,学得活用得上。
- 生存发展:生存之道、发展之图的观念、行动和举措。
三、专业素质
- 考核成绩: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等级评分。
- 学习态度:作业、答问、训练、操作等方面的表现评分。
- 知识层面:抢答、讨论、练习、演讲等方面的效果评分。
- 专业特长:训练、比赛、应用、论述的水平评分。
四、健康素质
- 出勤比率:出操训练、学习、活动的出勤率评分。
- 生理状态:是否有疾病反应和病态神情,是否存在生理缺陷。
- 形体训练:是否积极进步,效果达标。
五、心理素质
- 心态平稳:是否积极进取,热爱团队,情绪适度。
- 胸怀气量:是否宽以待人,严以律己,性情平和。
- 适应变化:遇到变化时能否处变不惊,适应环境。
六、审美素质
- 美学知识:对琴棋、书画、文学艺术的了解程度。
- 审美观念:对自然景观、人文作品的美学意义的品评。
- 艺术才能:对音、体、美及舞蹈等艺术技能的掌握程度。
七、角色素质
- 家庭角色:在家庭中是否扮演好角色,有无错位的事例。
- 学校角色:在学校各种场合及团队中是否扮演好角色,有无到位的事例。
- 社会角色:在社会实践、见习、实习、就业中扮演的角色表现。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