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中节奏的训练方法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5-01-08
节奏是音乐的基础,也是旋律的骨架,它在音乐中的价值无可取代。音乐的时间变化主要体现在节奏的变化中。人们常将其比作音乐的呼吸和脉搏,它赋予音乐生命力,是音乐发展的力量源泉。然而,许多人往往只重视旋律训练,而忽略了节奏训练,忽视了节奏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性,这直

节奏是音乐的基础,也是旋律的骨架,它在音乐中的价值无可取代。音乐的时间变化主要体现在节奏的变化中。人们常将其比作音乐的呼吸和脉搏,它赋予音乐生命力,是音乐发展的力量源泉。然而,许多人往往只重视旋律训练,而忽略了节奏训练,忽视了节奏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性,这直接影响了音乐的表现力。因此,节奏训练是非常必要的,以下几点将详细阐述节奏的训练方法。

01、节奏型练习

带休止符的节奏型练习常引起内心紧张。在训练中,应克服这种紧张感,以平常心对待,不要因遇到这种节奏就打乱原有速度。注意稳定内心的速度感,增强对节奏的内心感受意识。练习时,可在内心默念休止的时值,这样有助于准确掌握休止的时值。

切分音的出现会改变节拍的强弱规律。在练习切分音时,注意,切分音所在的节拍中,第一个音符并非重音,重音转移到了第二个音符上,因此第二个音符相对其他音符来说更强。

附点节奏型在音乐中常见,如:× ×.、 ××.等。我们常忽略附点的时值,容易在附点时值未延续够的情况下就停止,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不良习惯,影响后附点节奏型的音乐特点,削弱音乐的表现力。因此,一定要把附点的时值延续够。

在连音的配速练习中,连音的节奏会在固有的节拍内显示出其特别之处。练习时,注意节拍的时值,在固定的时值内均匀分配音长,同时,与其他节奏的连接也应多加注意。

02、节奏感练习

节奏感具有强烈的情感效应和独特的表现功能,常与人心理活动相对应。良好的节奏感是对节奏各因素的敏锐感知和准确表达。节奏感是音乐感知和音乐理解形成的基础和条件。

节奏感的训练可从培养节拍感开始。例如,使用节拍器进行数拍练习。先一拍一个音,一拍两个音,一拍三个音,一拍四个音地跟着节拍器用嘴数拍练习,然后自己数着均衡的口令走路或跑步练习。这样有助于节拍感觉牢固地树立在心中,形成内心的均衡速度和节拍意识,这是开展节奏感训练的基础,也是学习节奏的前期铺垫。

节奏感的训练也可加入朗诵。我们生活在语言丰富的环境中,语言本身含有丰富、生动的节奏。从语言节奏出发来掌握音乐节奏是比较容易的,应从有节奏的朗读开始。例如,有节奏的朗读一些简单的诗词、歌词,或即兴的讲一些有节奏的话,并在朗读的同时用手拍出节奏。

例如,有节奏的朗读诗歌:

× ×.× × ×— | × ×.× × ×|

白 日 依 山 尽, 黄 河 入 海 流,

× ×.× × ×— | × ×.× × ×|

欲 穷 千 里 目, 更 上 一 层 楼。

这样既进行了节奏练习,也培养了词语创作能力,同时体验了节奏感。在节奏感训练过程中,还可加入基本的指挥手势,对节奏感的训练会有很大帮助。例如,用嘴读出节奏的同时用手打出节拍,并做到每一拍的速度一致。先从慢速度的练习开始,然后逐渐加快速度练习,并做到强拍子的动作明显于弱拍子的动作。这样做,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正确念出每段节奏所要求的标准速度,另一方面有助于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h/2/1310095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