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简要谈谈影响心理学研究内部效度的主客观因素有哪些
影响心理学研究内部效度的主客观因素主要有:
1. 被试特征。被试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心理特点等特征因素会影响研究结果,降低内部效度。
2. 实验效应。如 expectancy effect、demand characteristic 等会影响被试的表现,而非独立变量的效应,这会影响内部效度。
3. 研究材料。研究中使用的各种问卷、测试工具等的信度和效度会直接影响研究结论的准确性,这是影响内部效度的重要因素。
4. 实验程序。研究程序的设计,如随机分组、盲法等选用会影响研究结果,这也是研究者可以控制的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
5. 数据分析。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会影响研究结论,如何选择恰当的分析方法也应考虑内部效度。
6. 研究者的主观性。研究者自身的态度、信念、预期等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研究设计、实施以及结论,这是影响内部效度的主观因素。
7. 外部环境。实验过程中环境噪音、被试疲劳程度等外部环境因素会也会对研究产生影响,这些也是研究者难以完全控制但会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
综上,内部效度的高低取决于研究者在实验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是否减少各种主客观干扰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涵盖被试选择、研究工具、实验程序、数据分析等所有研究环节,努力追求结果的准确可靠。这需要研究者高度的理论知识与方法学素养,以及严谨慎密的工作态度。
为提高心理学研究的内部效度,研究者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1. 被试选择。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被试,控制被试特征变量;或在研究中配对、匹配不同特征变量的被试。
2. 标准化研究环境。尽量控制外部环境变量,减少其干扰;或选择被试适应环境的研究方案。
3. 严密研究程序。采用随机分组、盲法等手段,减少实验效应;确保各组被试接受等同的研究过程和影响。
4. 采用严密研究设计。如采用真实控制组而非虚拟对照组;选择重复测量设计、反转设计等来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5. 选择可靠研究工具。选用效度和信度均较高的测量工具,如使用标准化测试。并在研究中考察工具的精确度。
6. 增加重复测量。在研究不同阶段采用相同或平行的工具对被试进行重复测量,以验证研究变量的效应。
7. 选择适当数据分析方法。选择能充分反映变量关系的统计分析方法,同时在分析中考虑相关变量的影响。
8. 研究者保持中立。研究者应努力识别和避免自己的偏见、预期等主观因素对研究的影响。采取措施减少主观判断。
9. 交叉验证研究结果。在不同的被试群体中复制研究,或邀请其他研究者依照相同程序复制研究,以验证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10. 归纳抽样误差。在得出研究结论时,考虑因抽样产生的误差,避免过于笃定或普适性的结论。表示研究限制和不足之处。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