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骚生平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1-26
林骚自幼便展现出过人的才智,稍大些便进入兄长林翀鹤的塾馆研读。尽管他曾深受脖颈瘰病困扰,病痛缠身三年,但他依然坚持学习,勤奋不辍。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他凭借优异的成绩以第一名秀才的身份进入泉州府学,其试卷上批语赞誉“句有惊天”。随后,光绪二十八年他中举人

林骚自幼便展现出过人的才智,稍大些便进入兄长林翀鹤的塾馆研读。尽管他曾深受脖颈瘰病困扰,病痛缠身三年,但他依然坚持学习,勤奋不辍。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他凭借优异的成绩以第一名秀才的身份进入泉州府学,其试卷上批语赞誉“句有惊天”。随后,光绪二十八年他中举人,光绪三十年与兄长林翀鹤同时科考中进士,官府授予他们“同怀同榜登科”的匾额,这段佳话流传至今。

林骚进士及第后,开始担任镇江县知事。然而,他对官场的腐败深感不满,于是选择退隐乡里。民国元年(1912),他转任明新小学校长,同年还执教昭昧国学,并被推选为泉州公路局局长,但不久后他又选择归隐,专心于家庭生活。

林骚以诗闻名于近代泉州,他长期主持温陵弢社,一生创作了4000多首诗作,共19卷,其中不乏针砭时弊、关注民生的作品。例如,民国12年冬,他救助了一名因逃兵役而受伤的挑夫,不仅藏匿他,还变卖家产为其疗伤长达五个月,并写下《挑夫叹》,表达了对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统治者的批判。

林骚生活简朴,抗战期间物价飞涨,他亲自带领家人种植地瓜和蔬菜以度日,如《种地瓜》一诗所描绘的那样,反映出当时民众的困苦。他坚持诗歌创作的原则,以真实和公正为文,从不以诗文谋取私利。

泉州解放后,林骚积极参与政治事务,被选为泉州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积极发表意见和建议。他的贡献和精神备受尊重。遗憾的是,1953年,这位伟大的诗人林骚在80岁高龄时离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g/2/50648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