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包括哪四个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1-29
1. 应急行动指南或检查表:制定特定的应急行动指南,以便在已识别的危险发生时能够迅速采取行动。2. 应急响应预案:为每个设施和场所可能发生的事故情况编制专门的应急响应预案。3. 互助应急预案:相邻企业之间为了共享资源并在事故应急处理中相互协助而制定的应急预案。4. 应

1. 应急行动指南或检查表:制定特定的应急行动指南,以便在已识别的危险发生时能够迅速采取行动。

2. 应急响应预案:为每个设施和场所可能发生的事故情况编制专门的应急响应预案。

3. 互助应急预案:相邻企业之间为了共享资源并在事故应急处理中相互协助而制定的应急预案。

4. 应急管理预案:详细描述事故前、事故过程中和事故后应采取的行动,包括谁负责做什么、何时做以及如何做的综合性事故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也称为应急救援预案或应急计划,是为了提高公共安全,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制定的。这些预案提供了应对突发事件的标准化程序,是处理突发事件的基本规则和操作指南。

1. 基本情况:包括重要经济目标的规模、价值、生产能力、年收入、战时地位和作用等信息。

2. 情况设想:预测重要经济目标在战时遭受空袭及空袭后的可能毁伤程度。

3. 任务和决心:确定需要确保的关键部位,明确抢救和修复的重点,以及执行任务的步骤和方法。

4. 防护措施:包括疏散、隐蔽、伪装等措施,以及应对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防护措施。

5. 抢险抢修行动:包括任务分配、执行任务的单位和人数、行动路线和方法,以及抢险、抢救、抢修、抢运的任务分配。

6. 组织指挥:包括指挥机构的组成,指挥所的位置,以及通信联络等规定。

7. 各种保障:包括通信警报、专业技术、物资、设备器材、安全保卫、政治工作等方面的保障。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条规定,安全生产事故灾难根据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四级: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第九条规定,单位和基层组织的应急预案由法人和基层组织制定,明确应急响应责任人、风险监测、信息报告、预警响应、应急处置等内容,体现自救互救、信息报告和先期处置的特点。大型企业集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应急预案体系。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g/2/157675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