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纱是谁发明的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5-01-05
1499年法國路易十二與布列塔尼的安妮的婚禮上新娘的結婚禮服, 是第一次有文獻記載的婚紗。傳統婚紗一般為白色,採用白色的傳統可追溯至1840年,英國維多利亞女皇的婚禮。當時女皇穿著白色婚紗,拖尾長達18呎,官方照片被廣泛刊登,不少新娘希望穿著類似的婚紗,這傳統一直流傳

1499年法國路易十二與布列塔尼的安妮的婚禮上新娘的結婚禮服, 是第一次有文獻記載的婚紗。傳統婚紗一般為白色,採用白色的傳統可追溯至1840年,英國維多利亞女皇的婚禮。當時女皇穿著白色婚紗,拖尾長達18呎,官方照片被廣泛刊登,不少新娘希望穿著類似的婚紗,這傳統一直流傳至今,而拖尾的長度也有新人富有的象徵,1980年代英國戴安娜王妃結婚時的禮服約有480呎。 在维多利亚时代以前,婚紗可以是各種除黑色(表示哀悼)或紅色(與娼妓有關連)以外的顏色,白色婚紗代表內心的純潔及像孩童的天真無邪,後期則演變為童貞的象徵。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1920年代,女性社會地位的改變,也使婚紗的風格大異從前,而有短裙設計的婚紗出現。1940年代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緣故,婚紗的製作取得不易,因此新娘的結婚禮服轉為簡單樸素,或是向親友借現成的婚紗,許多母親也會將自己的婚紗當作傳家寶,讓自己的女兒在結婚時穿上自己結婚當時的婚紗。 東西方新人對婚紗的避諱不同,在美國,結婚典禮之前新郎是不能看見女方的婚紗款式,所以挑選婚紗時,女方多會和姊妹或女性朋友前往挑選,也因此美國新人的結婚照,多是婚禮現場所拍攝。 在東方社會中,較無此項避諱,臺灣及香港的婚紗公司除了提供禮服租賃之外,還延伸出婚紗攝影行業,提供專屬的攝影棚、攝影師與婚禮相關服務,幫新人拍攝婚紗照,並設計成冊和謝卡,放在婚禮現場供來賓翻、取閱。 在傳統的婚禮上,戴在新娘頭上的頭紗,通常在雙方交換戒指,牧师或證婚人宣佈兩人成為合法夫妻後,由新郎揭開。過去只有第一次結婚的新娘才可以披頭紗,改嫁的不可以,但現時不少人已不清楚過去有這一種習慣。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g/2/1222027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