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梅东中学主要事记
一九五三年秋,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梅县文教科筹备,利用铜琶村原“国光中学”校舍及部分教学设施,创办“梅东中等文化补习学校”。当年,学校招收初三补习两个班,高小毕业生补习六个班,同时招收一个初二班,共有学生五百多人。
一九五四年,县府指示学校不再招收高小毕业生补习班,转而招收统考后的初一新生。全校初一至初三共10个班,共有学生600多人。
一九五六年,教育厅批准学校改名为“梅东初级中学”,随后改名为“梅东中学”。全校12个班,共有700多人。当年,学校举行校庆三周年活动。
一九五七年春,全国掀起整风反右斗争运动,学校师生也参与其中。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全校有八位教师被划为右派分子。在学生中也开展“插红旗,拔白旗”的运动。
一九六五年,松口到车九曲岌解放军农场撤营,学校奉命将大部分力量接管该农场,开办分校。
一九六六年五月十六日,全国进入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学校教学秩序不正常,曾一段时间“停课闹革命”。学校成立红卫兵组织到外地串联。
一九六八年冬,“抗美援越”战备需要,汕头造船厂奉命迁至松口,学校校址被征用改建为造船厂。学校拨回迁校费98000元,按当时生源区域分配,其中松南分去20000元,松东分去18000元,其余60000元在云车桥荷树岗建设梅东新校。
一九六九年,九曲岌农场奉命下马,撤消分校。学生回原校复课。同年,云车桥头荷树岗新校址动工兴建。
一九七零年,坐落在下坪荷树岗的新校落成,正式迁至新校上课。
一九七二年秋,根据当时“初中不出大队,高中不出公社”的办学形势,学校开始开设高中班,招收高一新生。学制二年毕业。
一九七四年,第一届高中(二年制)毕业,该届毕业人数为一定人数。一九七九年,按上级指示拨乱反正,调整教学点,小学附中脱帽,梅东高中脱帽。至此,高中毕业六届,毕业人数共计一定人数。
一九八零年,由于云车本地生源少,松口中心片距离学校远,家长意见纷纷。经协商,决定再迁至石盘小学办校,借民房作师生宿舍。云梅仍设分校。
一九八四年,上拨经费一定金额,在石盘建设二层楼沙灰墙水泥面的教师宿舍,共20间住房。同年,在校门右侧教学楼二层共教室4间、住房8间。
一九八五年九月十日,国务院批准,是日为首届教师节。松口区政府隆重召开本届中小学全体教师大会,庆祝首届“教师节”,每人发热水瓶一只纪念。
一九八六年,云梅分校经当地华侨捐资另立“云梅中学”,不再作梅东分校。
一九八九年,县政府决定将石泉坝中学并入梅东,当年先将该校初三并入上课,其余两年过渡完毕。
一九九一年,石泉坝分校撤点,原有农场定期承包给群众。是年,拆毁危房原小学部礼堂。是年,拆掉危房西面小学部教室,改建二层楼框架结构教室共4间(三层楼基脚)。
一九九二年,建成池塘西北面的教师楼,二层共12间套间。一九九四年,在县、镇、村的支持下,征地集资建成长约300米、宽4米的平直新校道。一九九五年,乡贤梁世民先生捐资30000元人民币建外校门楼。同年,拆掉原小学部中间教室,建成二层教学楼,共4间教室。
一九九六年,多方集资将新校道铺筑水泥面。一九九七年,罗岗台胞张腋全先生捐资30000元人民币建成内校门楼。是年,拆掉东面原小学部教室,改建成二层教学楼共8间教室,2间住房,与上两次改建成的教学楼形成“一”字排列,全长80多米,共有16间教室,6间住房。是年,在校园西北面建成楼高4层的教师楼,共住房36间,其中加阳台的套间20间。是年,在校园内铺筑水泥面,面积计有一定平方米。是年,秋季招生,首次采取电脑派位,但仍外流90多人。
一九九八年,在二层教学楼的整体上加建第三层教学楼(加建后共有24间教室),并加顶和整体装修。同年,请专业技术人员新挖大型水井一口,水质经检验为合格饮用水。同年,秋季招生恢复“择优录取”。一九九九年,在万宝山腰新建成水塔一座,可蓄水一定平方米。同时,新安装自来水管总长一定米。生活用水可供四楼。是年,拆掉原小学部的低矮宿舍、办公厅(危房),重新规划校园花池、花带、美化、绿化校园,将校内右侧原小花园改建成文化长廊,升旗坪。
二零零零年,是年中考,首次(1997年)电脑派位的学生毕业,其中一定人数被东山中学录取,一定人数被高级中学录取,被东山中学录取的一定人数同学被选用为全市10名送出国外学习的尖子生之一。是年,厨房增建二楼为会议室、活动室。
二零零一年,加宽学校门前校道,加设安全防护栏。
二零零二年,填平校门前长期租用的水塘为中型运动场,结束迁校到此以来无运动场。
扩展资料
梅东中学始办于1953年秋,原校址在松口名胜元魁塔侧凉山岌下。1953年秋为解决松口片小学生就读初中难的问题,经省教育厅批准,利用原国光中学校址开办“梅东中等文化补习学校”,首任校长钟运隆,学生来源除松口地区外,还有附近的隆文、松源、白渡、丙村、茶阳、三河、大麻等地的学子。1956年,由于学生人数增加,办学条件得到改善,经省教育厅批准,将校名定为“梅东初级中学”,随后又改为“梅东中学”。在凉山岌下办学地理位置优越,山清水秀,环境幽雅,学校办学成绩突出,培养了一大批毕业生。后因国际形势变化,1968年因战备需要,将原校址征用作“韩江造船厂”。梅东中学另选校址迁移。1969年在有关部门的指令下,将梅东中学选址在松口云车桥头,并动工兴建。1970年迁至新校上课。由于云车桥地处松口一隅,较为偏僻,学生来源受到影响,主要是到车、下坪、梅教三个村的学生。松口镇附近一带学生不愿到边远的梅东中学就读,造成学生读书难的问题。1980年经有关部门多次商议,决定学校再行搬迁,经有关方面协商,最后确定将梅东中学迁至松口石盘原小学校址,云车桥校址作为分校。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