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贸易理论是干预自由贸易的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2-28
1. 早期保护贸易理论 早期保护贸易理论起源于15世纪的欧洲,当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出现,封建制度逐渐瓦解。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约翰海尔斯和威廉斯塔福,他们主张通过行政手段禁止货币输出,以增加本国财富。后期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托马斯孟和法国的让巴蒂斯特柯尔贝

1. 早期保护贸易理论

早期保护贸易理论起源于15世纪的欧洲,当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出现,封建制度逐渐瓦解。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约翰·海尔斯和威廉·斯塔福,他们主张通过行政手段禁止货币输出,以增加本国财富。后期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托马斯·孟和法国的让·巴蒂斯特·柯尔贝尔,他们允许货币输出国外,扩大对外国商品的购买,但坚持保持对外贸易的顺差。这一理论促进了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货币资本,对历史有着进步作用。

2. 近代保护贸易理论

近代保护贸易理论以德国保护关税政策的首创者弗里德里希·李斯特为代表。李斯特提出了经济发展阶段论,认为各国应根据自身的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他认为,一国在经济发展初期应与经济更发达的国家进行自由贸易,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当一国生产力更加发达时,应实行自由贸易,避免本国企业家变得懒惰和保守;只有处在第三个阶段时,应实行保护贸易政策,以防止发达国家的工业品打击本国产业。

3. 现代保护贸易理论

现代保护贸易理论以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为代表。凯恩斯在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中推崇重商主义,主张国家干预对外贸易,实行贸易保护政策。他认为,保持贸易顺差是扩大有效需求的重要一环,国家应采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干预对外贸易,采取出口退税、“奖出限入”等措施来实现保护贸易目标。

4. 当代保护贸易理论

当代保护贸易理论也称新贸易保护主义。1974-1975年的世界性经济衰退给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带来了危机感,同时,发展中国家纷纷联合起来要求改变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新贸易保护主义因此诞生。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保护对象不仅包括本国正在衰落的传统垄断产业,还包括本国已经高度发达且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如金融业等。保护范围也不仅限于货物贸易的一切领域,而且扩大到服务贸易、知识产权等领域。

5. 代表发展中国家利益的保护贸易理论

二次大战以后,许多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取得了政治上的独立,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发展本国经济,实现经济上的独立。代表发展中国家利益的保护贸易理论因此出现。该理论以阿根廷经济学家普雷维什为代表,他提出的以“中心-外围”理论为核心、以“贸易条件恶化论”和“收入转移论”为基础的保护贸易理论代表了发展中国家的要求。普雷维什认为,外围国家需要实行贸易保护政策,以纠正初级品和制成品需求收入弹性差异,推动本国工业化进程,打破传统国际分工体系,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f/2/968983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