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玻璃
建筑玻璃的选用要注意以下问题:
太阳辐射
由三部分构成:紫外线辐射,波长300~380纳米,能量约占总辐射能的3%;
可见光,波长380~780纳米,能量约占总辐射能的1/2;
红外辐射,波长780~2500纳米,能量约占总辐射能的1/2弱。
ASHRAE标准
ASHRAE是英文American Society of Heating,Refeigerating and Air-Conditioning Engineers的缩写,即美国采暖制冷工程师协会。ASHRAE标准是由该协会制定的。南玻的光学参数和节能指标均采用美国ASHRAE标准。
ASHRAE标准的冬季、夏季测试条件
冬季条件:室外气温-18℃,室内21℃,室外空气流速为24km/h,室内空气自然对流,阳光强度为0W/ m2 (夜间)。
夏季条件:室外气温32℃,室内24℃,室内外空气流速为12 km/h,室内空气自然对流,阳光强度为783 W/ m(白天)。
遮阳系数Sc是否越低越好
遮阳系数高,透过玻璃进入室内的太阳能多,对冬季采暖有利;遮阳系数低,透过玻璃进入室内的太阳热能少,对夏季空调制冷有利。对某气候区域的建筑必须进行冬季、夏季综合节能计算,才能确定适合的Sc。南玻技术服务部门可提供能耗模拟计算。
室外的远红外辐射是否直接来自太阳
间接来自太阳,是由太阳照射到物体上被物体吸收后再辐射出来的,其波长范围分布在5~50微米。夏季,室外道路、建筑物在吸收阳光辐射后发出的远红外辐射热,是来自室外的主要热源之一。
Low-E玻璃在夏季、冬季是如何起作用的
冬季室内温度高于室外,远红外辐射主要来自于室内,Low-E玻璃可以将其反射回室内而保持热量不外泄。对来自室外太阳辐射,传统型Low-E玻璃可大量允许其进入室内,这部分热量被室内物体吸收后,又转变成远红外辐射而被留在室内。
夏季室外温度高于室内,远红外辐射主要来自于室外,Low-E玻璃可以将其反射出去,从而阻止热量进入室内。对于室外的太阳辐射,遮阳型Low-E可限制其进入室内,从而降低制冷费用(空调费用)。
何谓单银Low-E?双银Low-E?三银Low-E?
普通离线Low-E一般仅含单层银,它由5层以上的膜层构成,其中的主要功能层为纯银层;双银Low-E一般由9层以上的膜层构成,其中的主要功能层为二层纯银,两层纯银层之间由介质膜隔开;三银Low-E一般由多于13层的膜构成,其中含有三层独立的纯银层。
双银、三银Low-E有什么优点
任何镀膜玻璃在限制太阳热辐射的同时也限制了可见光,在同等透光率的前提下,双银Low-E、三银Low-E具有更低的遮阳系数Sc,能最大限度地将太阳光过滤成冷光源。下图是不同镀膜玻璃在太阳能波段的透过率曲线。
Low-E膜在使用功能上如何划分
在国家标准中Low-E膜按使用功能分:传统型,遮阳型;凡遮阳系数Sc≤0.5的均属于遮阳型,凡遮阳系数Sc>0.5均属于传统型。与膜层是单银、双银或三银Low-E无关。
Low-E玻璃与热反射玻璃在功能上的区别
热反射镀膜玻璃可降低玻璃的遮阳系数Sc,限制太阳热辐射的透过,但不能降低传热系数U值,不能减少温差传热的透过。
Low-E玻璃遮阳系数Sc的范围比较宽,可根据需要限制太阳热辐射的透过,同时还能有效降低传热系数U值,减少温差传热的透过。
中空玻璃的复合产品一般有哪几种
中空玻璃的复合产品一般有热反射镀膜中空、Low-E中空、夹层Low-E中空、彩釉中空、夹层彩釉Low-E中空等。
隔声性能用什么参数衡量
用计权隔声量Rw或传声级STC(Sound Transmission Class)衡量,单位是分贝(dB)。 中国标准采用Rw,欧美标准多采用STC,这两参数的含义和数值相当。
常用玻璃的计权隔声量Rw是多少
中空玻璃充氩气可再降低1~2dB。
产品名称玻璃结构Rw(dB)
单片玻璃6mm26
单片玻璃10mm29
中空玻璃6mm+9A+6 mm33
中空玻璃6mm+12A+6 mm35
夹层玻璃6mm+1.14PVB+6 mm35
你所工作的区域属于哪些气候
气候分区划主要代表城市
严寒地区A区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满洲里、佳木斯、伊春、克拉玛依等
严寒地区B区沈阳、长春、抚顺、延吉、通了、四平、本溪、鞍山、丹东、大同、呼和浩特、张家口、乌鲁木齐、吐鲁番、西宁、银川、酒泉等;
寒冷地区北京、天津、石家庄、大连、西安、兰州、太原、济南、青岛、郑州、洛阳、徐州、喀什等;
夏热冬冷地区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合肥、武汉、长沙、南昌、桂林、重庆、成都、贵阳、韶关等;
夏热冬暖地区广州、深圳、南宁、福州、厦门、汕头、柳州、海口、梧州等;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主要指标
围护结构部位气候区域U值(W/ m2 k)遮阳系数Sc(东南西/北向)
体形系数≤0.30.3<体形系数≤0.4
单一朝向外窗
(包括透明幕墙) 0.5<窗墙
面积比≤0.7严寒A区≤1.7≤1.5--
严寒B区≤1.8≤1.6--
寒冷地区≤2.0≤1.80.50 /
夏热冬冷地区≤2.50.40 /0.50
夏热冬暖地区≤3.00.35 /0.45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