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你觉得对个人个性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什么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5-01-08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人格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那么人格是怎样形成的?这是一个古老而又争论不休的问题。心理学家们认为人格的形成少不了以下几个因素:一、生物遗传因素1.遗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人格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那么人格是怎样形成的?这是一个古老而又争论不休的问题。心理学家们认为人格的形成少不了以下几个因素:

一、生物遗传因素

1.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

2.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异。通常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质上,遗传因素的作用较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紧密的特质上,后天环境的作用可能更重要。

3.人格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二、社会文化因素

每个人都处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文化对人格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这种相似性具有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又使得每个人能稳固地“嵌入”在整个文化形态里。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影响力因文化而异,这要看社会对顺应的要求是否严格。越严格,其影响力越大。影响力的强弱也要看行为的社会意义,对于社会意义不大的行为,社会允许较大的变异,而对社会意义十分重要的行为,就不允许有太大的变异。如果个人极端偏离其社会文化所要求的人格特质,不能融入社会文化环境中,就可能被视为行为偏差或患有心理疾病。

三、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成员间不仅有其自然的遗传因素,也有其社会的“遗传”因素。这种社会遗传因素主要表现为家庭对子女的教育作用,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是有一定道理的。父母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方式教育孩子,使他们逐渐形成某些人格特质。研究人格的家庭成因,重点在于探讨家庭的差异和不同的教养方式对人格发展和人格差异的影响。一般研究者把家庭的教养方式分成三类,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人格特征具有不同的影响。

第一类是权威型教养方式,采用这种方式的父母在子女教育中,表现得过于支配,孩子的一切都由父母来控制。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特征。

第二类是放纵型教养方式,采用这种方式的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时达到失控的状态。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惟我独尊、蛮横无理、胡闹等。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f/2/1324185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