燥证的常见证型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1-28
临床表现: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干咳或痰少而粘,胸胁疼痛,皮肤及鼻咽干燥,口渴心烦,舌边尖红,脉浮细数。治法:轻宣凉润。方剂:桑杏汤。 临床表现:发热恶寒,头痛无汗,口干咽燥,皮肤干燥,咳嗽少痰或无痰,舌苔薄白而干,脉浮细。治法:温散凉燥。方剂:杏苏

临床表现: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干咳或痰少而粘,胸胁疼痛,皮肤及鼻咽干燥,口渴心烦,舌边尖红,脉浮细数。

治法:轻宣凉润。

方剂:桑杏汤。 临床表现:发热恶寒,头痛无汗,口干咽燥,皮肤干燥,咳嗽少痰或无痰,舌苔薄白而干,脉浮细。

治法:温散凉燥。

方剂:杏苏散。 临床表现:肌肤干燥不泽、起皮脱屑,甚则破裂,口燥咽干唇焦,舌上无津,甚或光红龟裂,鼻干目涩,爪甲脆折,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舌燥无津,脉细涩等。

治法:滋阴润燥。

方剂:增液汤等。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f/2/108253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