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成本法下怎么做会计分录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2-11
举例之前先说说计划成本法涉及的信息点吧:1.材料采购。这个科目你可以理解为“在途物资”,记录的是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也就是实际取得价。2.原材料。这里的原材料记录的是计划成本。区别于实际成本法,它的存在是为了方便在期初就能有科目进行算账,毕竟涉及到原材料的会计分

举例之前先说说计划成本法涉及的信息点吧:

1.材料采购。这个科目你可以理解为“在途物资”,记录的是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也就是实际取得价。

2.原材料。这里的原材料记录的是计划成本。区别于实际成本法,它的存在是为了方便在期初就能有科目进行算账,毕竟涉及到原材料的会计分录还是挺多的,不得不用(这句话是纯为了自己理解方便YY的)。也就是说,无论是计划成本法还是实际成本法,归根结底要进到“原材料”这个科目,你可以认为这个科目是正规军吧。

3.材料成本差异。这个很容易理解,就是在将材料采购转到原材料科目时,你会发现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有差异,毕竟你能把原材料估价估的一分不差也是蛮不容易的。

三个重要的信息点说完了,下面是大量例子,详细的语言不想说,基本有心学都看得懂了:

购入时:

假设一个原材料你在做计划时的计划成本预估为500元,你实际采购时只花了450元,节约了50元。

借:原材料500

贷:材料采购450

材料成本差异50(节约差异)

发出时:

这个其实不复杂,因为有时候入库多少并没有全出去,这就涉及到了材料成本差异率这个概念。

这是因为发出材料时,依旧用的是原材料科目,但是别忘了,这个科目时计划成本下的,预估的数,并不是实际的数啊。所以发出材料结转出的生产成本也是预估的,不是实际的成本,这怎么行。

接上例:

假如这批原材料本期只用了70%。

首先按部就班上分录

借:生产成本(或其他科目)350

贷:原材料500*70%=350

我们冷静下看看这个分录,你会发现生产成本比实际要高,因为结转的材料按照的事计划成本,实际上我们的生产成本只有450*70%=315(这个数很重要),那多出来的成本350-315=35要从哪扣掉呢?这里就要把材料成本差异转出去,转多少合适呢,接着看材料成本差异率这个概念,这个数相当于单位发出成本的材料成本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本期新增材料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

这个例子中材料成本差异率=50/500=10%

也就是说发出70%的材料中要结转的材料成本差异=500*70%*10%=35

这个分录就是

借:材料成本差异35

贷:生产成本35

综合这个分录可以得到生产成本的最终值就是350-35=315,这个数是不是很亲切,就是上面算出来的发出70%材料的实际成本。

这么一看,这个计划成本法核算材料是不是多少能理解点了。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e/2/519195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