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会计 专题总结3:所得税 逻辑梳理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2-01
我国《企业所得税第18号——所得税》借鉴IASB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所得税》制定,主要针对预期利润计算预期所得税,而非依法纳税。利润表中所得税费用分为当期所得税费用与递延所得税费用,其中当期所得税费用是按照企业真实利润(不含浮盈浮亏)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与所

我国《企业所得税第18号——所得税》借鉴IASB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所得税》制定,主要针对预期利润计算预期所得税,而非依法纳税。利润表中所得税费用分为当期所得税费用与递延所得税费用,其中当期所得税费用是按照企业真实利润(不含浮盈浮亏)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与所得税税率的乘积,递延所得税费用基于预期利润计算的预期所得税。暂时性差异导致的递延所得税费用反映预期利润带来的未来税负变动,而永久性差异不确认递延所得税。

所得税费用由当期应交所得税与递延所得税费用组成。当期应交所得税是按照企业真实利润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与税率,递延所得税费用基于预期利润计算的未来税负。暂时性差异对利润总额的调整,未来期间可以调整税负,体现为当期多交税或少交税。永久性差异则不具有未来转回的可能性,对应多交的税款不会在未来期间得到补偿。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与转回基于暂时性差异,未来期间可以减少税负的权利被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会计处理为借记递延所得税资产,贷记所得税费用。理解递延所得税资产是会计与税法之间的博弈,反映了企业对利润的预期调整对税后利润的影响,进而影响每股收益与股价。永久性差异不确认递延所得税,因为其未来期间税负不可调整,不满足资产定义。

长期股权投资的税会差异主要体现在成本法与权益法下。成本法下,根据被投资企业当期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确认的投资收益属于永久性差异,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权益法下,调整初始投资成本确认的营业外收入与根据被投资企业净利润确认的投资收益,分别属于税法与会计上的暂时性差异,未来期间可以转回。

股份支付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等待期内确认的管理费用不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而是在高管行权时计入,属于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时,应考虑税法规定未来可税前抵扣的金额与会计准则确认的股权激励费用之间的差异,分别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与资本公积。

永久性差异总结,关注税法与会计准则在利润构成上的差异,理解这些差异如何影响所得税的计算与资产确认,以及如何通过递延所得税管理未来税负变动。在长期持有长期股权投资时,浮盈浮亏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避免影响税后利润与股价。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e/2/224504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