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结果不得作为招生依据,对于培训行业有什么影响

职业培训 培训职业 2024-11-29
我以前也学过一点竞赛,那时候的竞赛培训以学校为单位,通过停课的方式(放弃高考多科目的学习而只专注竞赛知识),快节奏(上午模拟考试晚自习评讲试卷),高强度(从早到晚全天进行竞赛训练),长时间(持续高二一整个学年,没有周末与节假日)地进行竞赛训练,而最终在考场

我以前也学过一点竞赛,那时候的竞赛培训以学校为单位,通过停课的方式(放弃高考多科目的学习而只专注竞赛知识),快节奏(上午模拟考试晚自习评讲试卷),高强度(从早到晚全天进行竞赛训练),长时间(持续高二一整个学年,没有周末与节假日)地进行竞赛训练,而最终在考场上比赢别人而获得成绩者,也寥寥无几。╮(╯_╰)╭

在我看来,竞赛是一天比高考更加难走的路子,如果说高考只需要战胜全省95%的同龄人上至一本线即是胜者,那竞赛则是需要成为全省同龄人前50名左右(省级赛区复赛一等奖)才不算是失败者。在竞赛圈,没有一等奖就没有一切,成王败寇不说,因停课而导致最终回归高考成绩不如意者比比皆是。

在竞赛强校垄断优质竞赛生资源的市场下,我很难不去怀疑,私营机构的动机与目的,因为他们的市场其实很小。竞赛强校都有各自摸索出的完整的培训体系和师资队伍,甚至对接高校和竞赛组委会的人脉和资源,学生没有外出参加培训的需求。非竞赛学校的学生,通过私营机构寥寥几次的培训,又不可能在考场上拼过那些竞赛强校从小就盯上的苗子。当然,统计例外哪里都有,而且培训机构也会尽力宣传,但我不会认为那个不在竞赛强校的你,是他们口中有天赋的那个。╮(╯_╰)╭

所以,培训机构的市场,应该是以高考能力为主而竞赛技巧为辅的自主招生考试。我在这里想劝告大家,认清自己的定位,认清培训机构的市场目标,以自主招生考试为目标,而不是竞赛得奖保送名校为目标,理性消费。╮(╯_╰)╭最后,上述说辞都是我凭借自己以前学过一点竞赛的经历得出的结论。而且现在竞赛已经没有一等奖保送资格,自主招生也越来越多元化,也许现在的竞赛市场比以前做得更大了呢,已经远超我的想象了呢。大家还是认清自身情况,结合竞赛行情,理性消费为好。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由哟品培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yopinpei.com/e/2/179371

猜你喜欢
其他标签